|
春到三建乡绿春坝 |
|
长江上游榨菜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
|
山东扶贫援建脱毒马铃薯丰收 |
|
三建乡蔡森坝苗圃 |
农村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绿色工业基地和畜禽产业基地逐步成形,村居院落各具特色……盛夏时节,丰都县农村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丰都县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答好“把乡村建设成为丰都人民喜欢的样子”这张答卷,丰都为乡村振兴筑基石,为特色产业谋振兴,为美丽乡村聚合力,努力绘就“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美丽丰都新画卷。
创新“动态监测+精准帮扶”
为巩固成果守底线
“老敖,老敖,我们又来看你了,最近养蜂怎么样哦,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近日,丰都县栗子乡建龙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潘虹为和往常一样,走访来到脱贫户敖德林家中。
54岁的村民敖德林原为贫困户,脱贫后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近两年不仅翻新了房子,还养起了蜜蜂。“我的杂花蜂蜜,每年可采200多斤,去年仅是售卖蜂蜜就收入1万多元!”今年,老敖还养了30多只山羊,日子越过越红火。
栗子乡建龙村全村脱贫户70户294人,其中有10户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脱贫后的村民生活怎样,有没有遇到问题甚至返贫的,是潘虹为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每次走访最为关心的问题。
今年以来,丰都县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全市关于开展防止返贫集中排查的部署要求,先行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市级试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和产业帮扶、稳岗就业等重点环节,多措并举整改落实,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探索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印发《丰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十条规定》《关于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网格化监测的通知》,建立健全农户、网格员、县级部门“三级”风险预警监测体系,调整优化网格监测员6924名。通过联动核查、专班比对、联席会商等方式打通各类信息孤岛,精准监测126户372人,对25户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取消资格,确保各种致贫风险因素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核。
精准开展增收帮扶、政策帮扶、干部帮扶“三重”帮扶机制。提醒督导全县616名监测帮扶联系人每月入户走访;依托全县“麻辣鸡”加工业带动,鼓励监测对象大力参与产业发展增收,用好12个就业帮扶车间,实现有就业意愿的监测对象“应就业尽就业”;统筹运用低保、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措施,累计进行医疗救助2390人次66.64万元、教育资助1426人次135.9万元。
通过常态化开展日常督导、暗访督导、考核督导,适时开展“回头看”行动,丰都保证易返贫致贫户应纳尽纳、风险消除应消尽消。今年以来,动态新识别易返贫致贫户116户325人;累计识别1459户3934人、风险消除836户2274人。
强化“产业支撑+综合改革”
为强村富民拓新路
8月3日一早,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查看冷水鱼育苗情况、打扫基地环境卫生是村民陈芳仙每天的必修课。
陈芳仙将自家的土地入股给养殖基地,不仅每亩地能拿到600元/年的流转金,而且养殖基地产生效益后还能拿到30%的分红。如今,养殖基地的冷水鱼走出国门,成功打开东盟市场。
作为重庆市曾经的深度贫困乡镇,三建乡以村(居)为单位组建合作社吸纳农户以土地入股,引进国有或社会资本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组建8家农业有限公司,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采取“专家托管”“劳务派工”等方式加强产业管护。通过实施整乡“三变”改革,当地盘活了1.2万亩低效贫瘠闲置土地、林地资源,发展1.87万亩笋竹、青脆李基地,集体经济从2017年4200元增长到2021年19.5万元。
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核心。推动更多农户依靠产业稳定增收,丰都立足“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市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定位,按照“引大龙头带大产业促大振兴”思路,大力实施农业创优行动,提质发展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量,丰都打造“中国肉牛之都”,建成百亿级肉牛全产业链;围绕打造“西部鸡产业高地”,全县年出栏量达1000万羽;引进重庆农投、东方希望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快配套建设6个常年存栏5000头规模的种猪场和60个常年存栏2400头规模的生猪代养殖场,丰都入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同时,倾力打造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全国榨菜出口示范基地、全国花椒GAP示范基地、全国优质水稻示范基地,“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实施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为强村富民拓新路。今年上半年,丰都农业总产值达23.4亿元,增速9.5%;农业增加值14.0361亿元,增速9.4%、居全市第一位。
提档“人居环境+设施服务”
为美丽乡村聚合力
炎炎夏日,走进丰都县董家镇,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其间,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发了新生机。“以前大家随地乱扔的垃圾,现在都装进了垃圾箱,院坝四周越来越美了,住在村里心情也舒畅。”大垭口村村民董明宣笑着说。
不仅是董家镇,今年以来,丰都县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乡村,统筹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地区生活品质,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渐成为丰都人民喜欢的样子。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丰都规划实施100公里“四好农村路”、产业路建设,开工建设陈家沟等7座小(二)型水库,完成英武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启动武平、龙孔等乡镇14.8公里河道整治,加大水电气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四季战役,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下达户厕改造1000户目标,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居住环境。
在龙河流域,丰都县突出打造龙河流域人居环境百里示范长廊,武陵山区人居环境美丽风景线即将亮相。以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南天湖旅游假区建设为基础,围绕龙河湿地公园起点至南天湖度假区主干道向周边延伸,串联打造双路镇花园社区及安宁场村、三建乡绿春坝村和仙女湖镇陈家嘴村、黄沙村、李家湾村、金竹林村等总面积50平方公里美丽庭院人居环境示范区。
与此同时,丰都县重点打造三建乡、栗子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加快推进高家镇、三元镇、仙女湖镇等5个县级示范乡镇建设,打造龙河镇洞庄坪村等14个市县级示范重点村,启动打造一批旅游集镇、产业强镇、边贸重镇。提升乡村品质,扮靓乡村颜值,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所需,增进乡村地区民生福祉,一项项看得见的改造提升让丰都乡村不断迸发新的发展活力。
“我们将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三变’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丰都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推行“新农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共建共享模式,推动“三变”改革扩面深化,完善资产收益、资本收益、股权收益、工资收益等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抓好以家庭教育互助会为突破口的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鸿鹄之家”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成立
近日,丰都县“鸿鹄之家”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成立。立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享融合,该互助会致力于服务丰都外出务工家庭及留守儿童,为丰都县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围绕“专业提升、榜样带动、共享共建”三大方面,“鸿鹄之家”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通过构建符合社区特色的家校社共育体系,大力帮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托管服务的基层教育工作。
“鸿鹄计划”系列项目发起者、作家徐鹏介绍,通过提升家校共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打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共育生态圈。
目前丰都县以栗子乡“栗米阳光”、龙河镇“鸿鹄之家”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为示范引领,全县已挂牌家庭教育互助会40家,覆盖2058个家庭2432个留守儿童。
深化东西部协作
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盛夏8月,丰都县仙女湖镇竹子社区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里,新培育的种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0年建成投用的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种苗繁育场及果蔬采摘示范园10000平方米,中国樱桃小型容器栽培技艺创制与示范日光温室300平方米,苗木微体快繁技术创新与育苗车间1152平方米和高规格果树苗木培育与移动果园1500平方米。
“利用‘高寒山区梯式海拔草莓育苗技术’,在海拔1500米和1000米处建成两处优质草莓苗木繁育场,全部销往山东省济南、枣庄、临沂等草莓主产区,年收入400万元。”鲁渝东西协作扶贫支农专家安广池介绍,该产业园项目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今年以来,丰都县和山东省枣庄市深化东西部协作,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同奏响乡村振兴协作曲,推动枣丰深度合作。今年帮扶资金项目38个,其中19个产业项目,持续巩固“丰都基地+山东市场”“东产西移+西产东送”等消费协作模式,已完成鲁渝帮扶购销金额271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
张亚飞 刘钦 陈钰桦 图片由丰都县乡村振兴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