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 做好“三个优势转化” 为高质量发展畅通循环
第021版:T9 与时代同进步 与重庆共成长 重庆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万州 做好“三个优势转化” 为高质量发展畅通循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大交通 培育大物流 拓展大产业
万州 做好“三个优势转化” 为高质量发展畅通循环

  蓝天碧水 美丽万州 摄/冉孟军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标准厂房一角 摄/冉孟军

  火车、轮船川流不息 摄/冉孟军

  红溪沟港口物流运输一片繁忙 摄/付作侨

  季夏的万州大地,一个个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一家家物流企业稳健前行,一批批货物畅通天下……繁忙和火热汇聚成这里最生动的写意。

  新近传来的上半年成绩更振奋人心:全区货运总量达到5614.1万吨,占比全市8.4%;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3年稳定保持在全国“百万级”机场行列;江铁海联运班轮(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试点运行,实现长江黄金水道同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效衔接;万州—南宁—东南亚公铁联运冷链专线正式开通,填补了直连东南亚农产品冷链物流通道的空白……不论是联南接北,还是承东启西,从通道到枢纽,从过境到集聚,从流量到留量,万州正朝着“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目标全力奋进。

  “建设大交通、打造大枢纽、培育大物流、形成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在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这里正以这样的逻辑,让核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畅通循环,培养新的区域增长极。

  从“区位优势”转化“交通优势”

  贯穿水陆空,以互补实现齐头并进

  “襟四川而带五湖,引巴蜀而控荆楚”,万州自古以来便是水陆要津。俯瞰大西南,细数水陆空,位于全国版图几何中心的这里,走向全国四面八方,几乎有着同等的时间和距离。就如同万州人长挂口中“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的俗语一样,优异的区位优势是上天给予万州的核心优势。

  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万州也都牢牢坚持一个重大决策不动摇:联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交通区位优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强。

  “万州要在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重新找到自己的新的竞争力,必须从区位优势出发打造比较优势。”谋划未来发展,这里让优势更优,把长板加长。通过积极实施交通先行战略,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城市交通齐头并进,正打造出快捷、通畅、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为使综合区位优势最大限度地凸现出来,吸引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流通,万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大跨步前行:争分夺秒建设的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专用线,在今年底完工通车后,将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成为服务渝东北地区,辐射川东北、成都平原及川西方向,带动陕南以及广大西北内陆与长江沿线城市之间货物交流的多式联运枢纽;恩施至广元国家高速公路重庆高峰至新田段,在今年8月完工通车后,万州80公里城市环形高速正式形成,将进一步扩展万州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万州机场T2航站楼建设加速推进,同时启动了与巫山机场一体化运营模式,将万州机场、巫山机场和沿线高铁站串联起来,带动周边20余个区县市乘机旅客,通过高铁向万州机场集聚。

  变化不止于此。扩机场、通高铁、强公路、畅水运,这里正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上半年,万州全区已实施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421.1亿元,

  从“通道”建设,到“枢纽”打造,伴随着一个个项目落成,一个个布局从纸上跃然现实。如今,一个与万州发展相匹配的大交通格局已加快成形。

  从“交通优势”转化“物流优势”

  打造全体系,让强群构建制胜利器

  交通枢纽带来物流繁荣,更成就万州新的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蓉万通道货运量实现44.03万吨;达万通道货运量实现202.8万吨,同比增长52.7%;西万通道货运量189.3万吨,同比增长3.1%;万州港“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开行21航次,运输集装箱1729TEU;沪渝直达快线万州班轮开行24航次,运输集装箱1791TEU……以大交通铸就大通道,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这里趋势显著。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牵着消费,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黄金链条”,正在引领全球经济新潮流。发展现代物流,万州也正当时。

  “顶层设计”指方向——今年初,国家印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万州—达州—开州等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双城布局”有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万州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为此,万州审时度势,将物流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速完善物流体系。先后编制完善了《口岸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物流园区暨设施布局规划》,初步明确“一带一环、两核、四园区、多末端”的物流规划布局。

  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由此展开。今年以来,万州区加快推进新田物流产业园、三峡综合物流产业园、董家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积极申报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庆市城乡冷链体系一级节点。同时,有效跟进绿色智慧型物流园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扎实推进中通快递渝东(万州)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项目,实现智能化快递分拨中心建成投用,打造区域性快递快运集散分拨基地……

  从“过境”效应,到“集聚”发散,一组组数字记录过去与发展,一组组镜头显露出只争朝夕的奋楫笃行。如今,立足全链条的物流集群加速成长,铺就万州发展之路、跨越之路。

  从“物流优势”转化“产业优势”

  做强辐射力,用融合引领产业集聚

  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以及现代物流业的高歌猛进,万州将固有的区位、交通优势急剧放大。不断延伸的大通道、增长的大物流,悄然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版图的格局。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80亿元,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27.89亿元,同比增长12.7%;进出口总值20.51亿元,同比增长36.34%。在新发展格局下,万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通道—物流—产业”的带动效应也逐渐显现。其中,新田物流产业园、三峡综合物流产业园、董家快递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吸引了万博特铝新材料、德康生态养殖、友豪万商城、渝万传媒、中通快递产业园、全域医疗等一批工业、农业、商贸、文创、大健康重点项目相继落户;万州港区集散转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提供多式联运服务等综合服务,吸引了中储粮粮食仓储物流项目落地,总投资30亿元的该项目,未来将形成101万吨粮食仓储物流容量,以及100万吨级大豆储备、轮换加工联动能力,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无中生有”成长起来一个粮油产业。

  现代物流业连通着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关联产业集聚,加速产业调整升级、转型发展步伐,正为万州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更强动力。今年以来,万州区按照产业链发展思路,依托有力的物流枢纽,发挥其在工业链中的组织作用,通过工业打造来带动产业链优化以及让产业走向中高端价值链层面,使物流枢纽在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

  截至目前,万州已初步形成以材料、汽车、化工、消费品、装备、电子信息等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全区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75家,其中产值过50亿元企业2户,过10亿元企业7家,过1亿元企业47家。

  从“流量”优势,到“留量”胜势,一条条延伸的产业,一条条攀升的曲线,如今这里发展逻辑链越来越清晰,以大物流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支撑渝东北城镇群,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实现万州崛起区域振兴。

  链接>>>

  利好消息不断

  万州有望成为全市唯一“双口岸”区县

  口岸开放是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重要支撑。万州加快“一区两口岸”开放平台建设,奋力在渝东北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一系列利好消息接连不断:5月27日,海关总署、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八部委组成联合验收组,一致同意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正式验收;6月17日,海关总署复函重庆市人民政府认定万州综保区(一期)验收合格,标志着万州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7月12日,万州机场航空口岸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外开放,即将成为重庆市第二个开放航空口岸,拟建设万州至东亚、东南亚、东北亚三大中转通道,形成国际航空网络;万州新田港对外开放已完成《重庆港扩大开放新田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重庆港扩大开放新田港区建设方案》编制及上报,并纳入国家2021年—2022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这意味万州有望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双口岸”的区县,万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名词解释>>>

  “一带一环、两核、四园区、多末端”物流规划布局

  “一带”即沿江绿色物流产业带;“一环”即依托万州绕城高速环线,串接城区内码头、机场、车站和主要物流园区,构建以水铁公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为特色的多式联运功能联络环;“两核”即新田物流产业园和三峡综合物流产业园;“四园区”即四个功能型物流园,分别为董家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姜家物流园和双周物流园;“多末端”为改造利用各镇乡客运站等存量交通设施和村居公共设施,构建覆盖全区的“最后一公里”城乡配送网络。

  赵童 王琳琳 龙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