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报记者 我在新闻一线
第016版:T4 与时代同进步 与重庆共成长 重庆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我是党报记者 我在新闻一线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

我是党报记者 我在新闻一线

  1964年,本报记者唐代清、唐明恒在农村采访时,帮助农民车水。

  1997年6月18日晚,编辑部在认真讨论版面编排。(资料图片)

  2005年8月28日,记者陈钧在逢春煤矿采煤作业面采访煤矿工人。

  2008年5月15日,记者万难在四川汶川漩口镇采访。

  2020年2月5日凌晨,记者曾立正在渝广高速公路双槐服务区,直击重庆防疫最“前哨”。

  70年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重庆日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学校,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记录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城市的发展脉搏,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近日,三位不同时期入职重庆日报的“三农”报道记者陈明信、罗成友、颜安开展了一场对话,回顾过往经历,感受时代发展,展示一代代重报人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做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护者的精神追求。

  陈明信:

  重庆日报原编委、科教部主任,1957年入职,从业43年期间坚持穿草鞋深入基层,采写来自一线的鲜活报道,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记者”

  罗成友:

  重庆日报原首席记者,1993年入职,在报社工作20年期间持续关注“三农”报道,重庆市第一位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记者,也是全国著名的“田坎记者”

  颜安:

  重庆日报农业农村新闻部副主任,2008年入职,长期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报道,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话初心

  脚下沾有泥土 报道才有深情

  1952年,《重庆日报》创刊。

  “那时我还是九龙坡一所农村小学的老师,这张报纸可是大家获取信息、展示工作成效的重要渠道。”已89岁高龄的陈明信笑着回忆,有了这张报纸,自己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

  因在农村生活、工作,陈明信平时把身边发生的事写下来,给重庆日报投稿,成了日报的通讯员。

  1957年,重庆日报调人加强农业报道,陈明信从通讯员中脱颖而出,正式进入报社工作。

  “我发现重庆日报的员工都有战士的作风——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陈老说,一进报社他就感受到重庆日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鲜明特色。

  陈老说,那时每个月编辑部开会布置工作后,大家就自报题目,然后背着铺盖卷奔向各自岗位。工厂、高校、工地、生产队院坝……到处都有重庆日报记者的身影。“我们这支队伍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这种工作作风,罗成友也有切身体会。

  “上世纪80年代,我也是日报的一名通讯员。当时,日报记者经常到沙坪坝青木关采访,还愿意带着我一起,教我写新闻。他们都很接地气,也能吃苦,这是我对重庆日报记者最初的印象。”罗成友回忆道。

  当时,都市报已问世,信息传播渠道也多了起来,但在罗成友眼中,《重庆日报》仍是最权威的。很多关于“三农”的政策、文件精神,他都是从《重庆日报》上获取、学习的,然后再模仿记者的写法,把身边鲜活的农村新闻采写下来给日报投稿。

  1993年底,抓住《重庆日报农村版·重庆农村报》在全市招聘记者的机遇,罗成友加入了重庆日报,开启了对“三农”领域的深耕。

  听完两位前辈的故事,颜安回忆起入行初期则显得略有些不好意思。

  “我从小在城里长大,2007年大学毕业就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的时代信报工作,那时候很少下基层采访。2008年进入重庆日报工作后,就因为报道不接地气被主任批评了。”颜安说。

  “到区县采访不能只拿材料浅尝辄止,要深入下去”“一深入就生动、深刻”“脚下沾有泥土,报道才有真情”,主任的教导让颜安一直记到现在。

  在颜安印象中,当时身边不少同事的工作作风都很务实。綦江曾经开展了一项政府工作创新,他只简单了解一下写了篇消息,但另外一位同事却到綦江深入采访了两三天,写了一篇深度报道。

  “他写的内容比我丰富、生动得多!”颜安说,这些人和事深深地影响了他,让他开始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基层。

  说传承

  密切联系群众 记录伟大时代

  正是一代代报人言传身教,让重庆日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传承着记录时代、服务大局,把新闻写在巴渝大地上的初心和使命。

  回忆起参加工作后不久的一次采访,陈明信仍显得有些激动。

  当时沙坪坝对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陈明信就到金岗社驻点采访,住在老贫农罗问贤家里。

  平日里,陈明信帮他们推磨、烧火煮饭,在闲聊中得到一个线索:社里有个叫罗在贞的老太太,已经快90岁了,膝下没有子女,自从社里集体化后,专门有人给她洗衣做饭,基本上家务活全都包了。

  “我当时很兴奋,心想这不就是一个可用于讨论‘社会主义好不好’的鲜活案例吗!”说到这,陈老抬起颤抖的手哈哈大笑。

  随后,陈明信就到罗在贞家里深入了解情况,写了一篇题为《六保户》的稿子。稿件刊登后,还被编入沙坪坝乡土教材。

  时间来到2000年左右。当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加上农村修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要向农民筹集资金,农民负担较大,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偶然一次机会,我在开县(现开州区)麻柳采访时,发现当地探索出乡村事务通过召开大会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的工作方法,广受村民好评,村民还给村干部送锦旗。”采访结束后,罗成友连着写了《十九面锦旗的背后》等几篇报道。

  报道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专门组织团队蹲点调研,最终将这一工作方法提炼为“八步工作法”在全市推广。罗成友说,这项工作方法的推广,极大缓和了党群、政群关系。

  2014年,我国开始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工作,这给颜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最让他触动的是一名爱笑的贫困户。

  那是脱贫攻坚初期,不少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2015年底,颜安在南川遇到了贫困户蒋文书。

  “当时是12月底,气温只有四五摄氏度,他家的木板床上还铺着一床凉席,家中唯一的一床线毯说是留给客人睡的。”颜安说,蒋文书父母都得了肺气肿,老婆一身病,女儿还在上小学,虽然政府有帮扶,但家里还是穷得叮当响。

  家庭这么困难,蒋文书却非常乐观。“他很爱笑,基本上一句话一个笑那种。”颜安说这种态度让他非常感动,就写了《玉岩铺村贫困户蒋文书的笑》一稿。

  次年1月稿件见报后,帮扶干部纷纷上门给蒋文书“支招”,为他带去产业发展的好政策。蒋文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了脱贫路上的“正能量”代表,相继被评为“南川好人”和“重庆好人”。

  谈使命

  坚持守正创新 加快融合发展

  回忆起往事,三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成立、第一个农村水电站的建成、平菇和金针菇的引进推广……细数职业生涯点点滴滴,陈明信说自己十分有幸能见证重庆许多新事物的诞生。

  “这份工作培养了我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我能从身边小事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盈、充实。所以,退休后我还读了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打字,继续写作。”陈明信说。

  罗成友则表示,在重庆日报工作的20年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收获最大的20年。“利用这个平台,我采访‘三农’、记录‘三农’、思考‘三农’,逐渐成了一名‘三农’报道专家,退休后仍在许多媒体上开设专栏,继续为‘三农’发声。”

  颜安也凭借重庆日报这个平台,从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记者成为了一名“扶贫记者”,不仅记录了重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还见证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接下来重庆日报该怎么干?对话最后,三人也纷纷结合自身经历,给新一代媒体工作者寄语。

  陈明信说:“我能写出那么多鲜活的报道,就是因为不怕吃苦。当记者不是游乐玩耍的,只有坚持深入一线,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得到好的新闻线索、写出好的新闻报道!”

  他还强调,记者必须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学习,把政策当作工作的“指南针”,把党的好政策宣传出去,推动这些好政策落实下去。

  罗成友说:“最近几年,重庆日报提出打造‘新时代精品党报’,我认为这给记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要沉得下心,注重调研式采访,把每个问题搞懂、搞透,这样不仅不愁新闻线索的获取,也能增加稿件深度。”

  颜安说:“不日新者必日退,新闻工作者更要日日新。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本领,尽快适应多元化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奋斗者、推动者!”

  (本版稿件由记者栗园园、实习生张永霖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