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居渝北 摄/康小龙 |
|
仙桃大数据谷 |
|
渝北图文两馆俯瞰图 摄/杨敏 |
|
渝北区圣名游乐城 摄/申胜才 |
|
中央公园阳光大草坪 摄/申胜才 |
|
改造后的古路村焕然一新 |
|
大盛镇天险洞村 摄/李显彦 |
核心提示
两江环带,三山列屏。
渝北,是重庆临空门户,是重庆外联世界的第一扇窗;是重庆经济第一大区,连续15年全市领跑;是重庆首个“双两百”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2平方公里,220万名市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头雁效应”之下,渝北区的城乡建设不再是一隅之计、一城之责。近年来,渝北区坚持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大基本面,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建设为依托,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持续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重庆现代大都市形象展示窗口,同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助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一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大美城乡画卷,正在渝北14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铺展。
提品质、强能级 “四化”都市形象跃然而出
空港新城中央公园片区,定位为世界级公园商圈的中央公园商圈正式开门迎客,规划有3栋超200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商业商务总体量达到420万平方米;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正在加速建设2平方公里“产城人景”高度融合的智慧之城,“小蛮腰”、“指环王”、集成电路产业园及数字金融区5A级写字楼等精品楼宇远近闻名;
长河白鹤片区临空消费走廊,西南国际汽贸城、重庆创意公园、时装小镇等项目加速建设,一大批彰显临空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持续上新;
……
随着一个又一个地标项目的落地建设,一片又一片新城板块的加速崛起,渝北区的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也在持续提升。
如今,渝北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拓展至202平方公里,以三龙(龙溪、龙山、龙塔)、两路、空港新城、空港工业园、创新经济走廊等多片区为支撑的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未来,渝北区还计划向多宝湖、朝阳、兴旺等区域有序拓展。
量级,是能级的基础。品质,则决定着能级的成色和高度。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以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四化”现代大都市形象窗口为目标,重点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山水资源、城市人文、城市创新7个方面持续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建设。
交通方面,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建成区轨道交通全覆盖,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今年,渝北将加快实施16条主干道、76条次支道路、7个片区道路、4段轨道交通、6座城市立交等重点项目。环境方面,开展“清水绿岸”行动,完成盘溪河、肖家河、镜湖、溉澜溪的治理提升。管网方面,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
2021年,渝北区共实施232个重点城市提升项目,完成投资400多亿元。今年,渝北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212个重点提升项目的建设,年度计划投资440多亿元。
创新与绿色发展,是城市品质可持续的关键。
渝北区坚持将城市美学、城市哲学植根城市建设,创新打造石头房子、创意公园等城市地标;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创新融入到新城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样本;加大在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方面的探索应用,创建了上百个市级智慧工地,新建绿色建筑占比突破90%,培育出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等。
渝北,正在加速用高品质建设,托举现代大都市形象。
优功能、显温度 “三宜”良好环境“内外兼修”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在城市建设中聚焦百姓所需,大力开展“马路边的老城区”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区功能水平,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良好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在“三换四增五改五建”的改造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双龙湖街道1.5支路街区成功实现了“逆生长”;通过实施违建拆除、外立面翻新、道路拓宽、提质景观绿化等改造,龙溪街道和盛街片区迎来了“华丽转身”……
今年,渝北区计划新开工花园新村、金岛花园、绿茂片区、临港片区、双北街片区、工农片区、龙顺街片区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计建筑面积124.78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是基础,管是关键。
渝北区创新探索出老旧小区“街区制”管理新模式。针对老旧小区单体楼多、“散乱旧”的特点,渝北区将相邻单体楼、背街小巷“串单成片”整合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通过引进物业公司、居民自治等方式实施街区管理,以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品质可持续。
同时,渝北还加快了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业街区的升级改造步伐。
今年以来,渝北集中实施了金紫山片区、时装和文创设计小镇、紫薇路商业街、花卉园片区、渝湖路片区5个城市更新项目。当前,时装和文创设计小镇已进入最后精装修阶段;金紫山片区已打造完成,不仅街区面貌焕然一新,还打造了“金紫山文创园”等文化地标;紫薇路商业街一期改造完成,成为重庆年轻人新晋热门时尚打卡地,被誉为“重庆小曼谷”,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多方共赢”的旧城改造典型。
城,所以盛民也。住有所居、有瓦遮头,是衡量城市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近年来,渝北区从功能配套、环境配套、物业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持续提升空港佳园、空港乐园2个市级公租房项目的居住品质,同时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方式,实现住房保障的应保尽保。
同时,渝北区还在加速建设英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等项目,持续落实人才安居工程,优化人才安居供给机制,助力中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引得来、住得下”。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渝北区计划将累计供应公租房5万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新供给人才住房2000套,让更多市民在渝北安居乐业。
塑品位、添价值 留住青山绿水间的浓浓乡愁
在渝北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还藏着上千平方公里的山水秘境、广袤乡村。
建设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美丽乡村,既是渝北城乡居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渝北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的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渝北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完善场镇功能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场镇综合整治等建设工作,村镇面貌持续焕新——
农房建设方面,渝北区累计完成农村C级、D级危房整治5万余户,实现了C级、D级危房动态清零,同时实施农村旧房整治提升2万户,建成投用39个居民新村,确保村民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实现“居有所安”。
庭院建设方面,渝北区通过充分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励群众“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累计创建市级整洁庭院和美丽庭院2550个,打造区级“四美庭院”45个,一大批高品质、高颜值的精品院落正在加速涌现。
村落建设方面,渝北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实施“八改”“六化”举措,先后打造了杨家槽、桃韵天池、廖家湾等13个建筑风格得体、生态环境宜人、乡愁韵味浓郁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和24个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示范片区,安装路灯7500盏,完成重要节点景观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28个。
此外,渝北区还以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等为契机,尝试与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团队和相关专家建立对口合作机制,鼓励支持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开展设计下乡共同缔造活动。同时,还通过高质量编制农房和村庄建设相关的图集导则和规范、试点推广新型绿色建材和技术的应用、定期开设农村工匠培训班等方式,致力提升乡村设计和建设水平。
场镇方面,渝北区正在以提升场镇配套基础设施承载力为整治原则,实施王家、木耳、龙兴、大湾4个镇街中心场镇提档升级,以及统景场镇立面整治等项目。同时,将重点以改造管网、新改建农贸市场、铺装人行道等为整治内容,完成茨竹中河、洛碛砖房张关、统景龙安等18个撤并场镇的综合整治。
一片又一片乡村的品质焕新、一个又一个场镇的精彩蝶变,正在渝北加速上演。
未来,渝北将持续以“保障农房安全、完善农房功能、提高农房品质、补齐场镇短板”为抓手,以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为路径,务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农居变旅居、庭院变花园、村落变景区,打造农、旅、文深度融合的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
“四度”服务托举优质营商环境
有精度
组织实施企业大走访大调研行动,对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的分类分批指导。今年以来,共收集并办理问题建议138条,办理情况反馈企业。
有力度
今年以来,为“渝北区东方嘉盛一带一路供应链协同平台项目”等3个项目办理了“拿证即开工”手续,助推项目尽早落地;发放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49份,现场发放3份;对联东U谷·重庆临空智能科技园等8个项目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实行单独竣工联合验收。
有速度
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事项75项,全面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网办率达97.4%,实现取证“零跑动”“不见面审批”;做到随时送审、随时指导、随时反馈,“零等候”办理满足验收条件的项目。
有温度
针对急难等特殊项目,采取上门服务、特事特办、专人盯办等措施;落实小低项目全流程代办,精简审批环节为4个、审批时限缩短至16天,工程勘察和施工图审查由政府购买服务;落实文明执法和柔性执法。
“缓堵促畅”,渝北全力打造对外联系快捷道
向西,推动新老六横线、椿萱大道、嘉陵江宝山大桥等市级重大项目,快速连接两江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向北,助推两江新区到长寿快速通道、桃源大道北延伸段等市级干道建设;向东,推进快速路六纵线、两江大道北延伸段等项目;向南,“三龙”片区提速三纵线渝北段建设,畅通与江北、渝中区交通联系。
“环型方格”联络道
开展“临空大环线”项目研究,新建创新经济走廊—空港新城连接道、玉龙大道—金梭大道连接道、石唐大道及北延伸段、环港西路,与在建春华大道、悦港北路保税港区段和铜鼓山大道形成36公里联络道,串联江北国际机场周边八大片区,实现临空各区域高效衔接;持续推进空港新城悦港大道等“五纵七横”和前沿科技城石唐大道、玉峰大道等“方格骨架道路”建设。
“内畅网状”疏散道
重点围绕中央公园商圈、前沿科技城等重点开发区域和多宝湖等城市拓展区域,推进次支路网项目建设;打通断头路,持续推进紫兴路延伸段、宝和路等项目建设,新开工五星北路渝北段、五唐路西延伸段等项目,分流主干路交通压力;加快推进城南立交二期、数据谷北立交、新牌坊立交等关键节点升级改造;完成双龙大道和兴盛大道等拓宽改造。
“路网更新”畅通道
深度挖掘道路通行潜力,以龙山市级示范片区路网更新为引领,高标准编制路网更新方案,通过“挖潜、盘活、释放、提质、智管”,实施空港乐园片区道路渠化、高岩路片区和海领市场周边道路优化等11个片区交通组织优化项目,整治81个路口(路段)微小点位,改造92个高层建筑“生命通道”交通设施点位。
链接>>>
“缓堵促畅”项目建设新进展
●推动142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慢行系统,全力推动都市俪人医院人行天桥、双湖路旭辉小学人行天桥等5个项目年内建成投用。
●推进11个公共停车场建设,总投资6.12亿元,停车位约2993个;设置万隆停车场等6个“小微”临时停车场,增设停车位1108个;新增分时路内停车位约2090个;依托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新增路内停车位约3885个。
●完成桃源居国际花园周边交通优化、老旧城区分时段停车位建设等工程。
●完成渝北区路口(路段)微小点位改造二期工程。
●完成龙山示范片区路网更新前期工作,已完成10条道路提升工作。
看点>>>
城市品质,藏在地下的精彩
地下管网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承担着百姓日常生活的运转,与城市品质、百姓幸福感息息相关。
近年来,渝北区结合城市更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举措,大力推进量大面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速构建的“干—支—缆”综合管廊体系,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系统化、管线廊道化、管理智慧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当前,渝北区正在推进悦港北路缆线型综合管廊3.25公里建设进度。“十四五”期间,力争将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约50公里。
如果将“管网”视为城市动脉,那么海绵城市则是城市的机能之一。
正如其名,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水”元素置入景观环境的塑造中;龙湖公园时光小区建起雨水花园;渝北金紫山片区因地制宜进行排水管网及生态透水铺装等海绵改造……
随着一个又一个海绵城市项目的先行先试,当前,渝北区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体制和建设项目闭环管控流程,并广泛应用于在城市建设和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截至目前,渝北区达标排水分区15个,面积共计28.8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比例为25.47%。计划到2025年,全区海绵城市建设45%以上面积达标。
渝北的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已经开始从单个项目建设的“从无到有”,逐渐转移到区域建设的“从有到好”。
正是在一幕幕发生在地下的精彩,托举出了渝北城市的韧性和品质。
贺娜 姚兰 图片除署名外由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