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 母城焕新 向美而行
第014版:T06 聚焦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渝中 母城焕新 向美而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中 母城焕新 向美而行

  城市天空之境 摄/唐安冰

  戴家巷

  黄沙溪绿草如茵 摄/王欢

  枣子岚垭步道 摄/唐安冰

  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觉庐 摄/何超

  改造后的医学院路小区

  改造后的枣子岚垭小区

  第二届解放碑国际消费节时装秀

  十八梯 摄/王欢

  山城巷

  核心提示

  渝中,重庆母城、中心城区,历史与现代、繁华与沧桑在这里交织融合,碰撞出“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独特城市魅力。

  推动老城焕新颜,传承城市文脉,打造高品质生活典范,渝中区的城市品质提升,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近年来,渝中区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围绕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厘清了城市更新提升思路,加快了更新提升步伐,推动产城景文旅融合、人境业和谐统一,全面提升全区经济品质、城市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随着一个个更新提升项目的加速落地,一幕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城市品质蝶变,正在渝中持续上演。

  提升品质高度

  突破城市能级,提升全域价值

  陈旧杂乱的外立面变得时尚清爽;无序铺陈的各类设施不见了踪影;曲折不平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平坦顺直;乱堆乱砌的边角空地,被广场公园和活动场所所代替……

  位于解放碑朝天门核心区的绿色金融大道一期工程完工,通过实施空间拓展、立面改造、环境美化、人文重塑、智慧赋能“五大改造工程”,沿线“天上地下”面貌焕然一新,区域品质大幅提升。

  而这仅仅是渝中众多城市品质焕新的案例之一。

  近年来,渝中区坚持风貌、功能“两手抓”,聚焦城市地标打造、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品质载体建设等,有序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渝中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实力,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一幅幅彰显“国际都市会客厅”风采的品质画卷,正在渝中全域加速呈现:

  “片区建设”多点开花——

  解放碑朝天门核心区建设提速,新华时尚城等高端载体建设加紧推进,复星国际中心项目完工;化龙桥片区陆海国际中心成功封顶;菜园坝重庆站正式停止客运作业,年内有望启动改造。

  “两江四岸”价值再造——

  高标准、高品质推动19.1公里岸线整体提升、贯通开放,实现景观一体升级、业态有机植入、功能价值再造,精心打造世界级滨江长廊。目前,已完成74万平方米的消落带生态修复,完工东储段、黄沙溪段项目,珊瑚公园等6个项目正在加速实施。

  “缓堵促畅”便捷高效——

  以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马路上的老城区”为出发点,持续完善桥、轨、路、隧建设。今年以来,轨道交通9号线通车运营,5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18号线北延伸段、27号线等轨道线建设正加紧推进;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及红岩村隧道项目已完工;有序开展上清寺、化龙桥、下半城片区路网更新,梳理存量道路挖潜、慢行设施提升等60余个“缓堵促畅”建设项目,完成解放东路储奇门路口等5处堵乱点交通综合治理。

  “山城步道”品牌凸显——

  基本构建起115公里“一带六横十六纵”步行系统。今年以来,半山崖线步道渝中支线、西南大区步道、环城墙步道已基本建设完成,打造了一批“山城阳台”和“山城楼台”,展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名片。

  渝中依托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不断突破城市能级上限,重塑各区域板块的功能和价值。

  涵养人文厚度

  将城市记忆刻在建筑上、街巷里

  今年2月底,来自清华大学、华侨大学、重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7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专程来渝中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城市更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吸引他们的,正是渝中众多老街老巷在重生过程中,留住的强烈历史记忆和浓郁的市民生活气息。

  “要辩证的看待城市之旧。旧,一方面是需要更新的对象,但又是城市记忆、城市文化的载体。”在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看来,“留旧更新”,正是渝中在城市更新中的选择和坚持:留住烟火气,更新功能设施、更新环境品质。

  山城巷全面改造,再现了“天上街市”的山城盛景;十八梯更新归来,保留了“七街六巷”城市肌理,承载着浓浓山城记忆;戴家巷焕新重生,用老城墙、吊脚楼、黄葛树重拾“烟火乡愁”,“晚上看一片灯火,白天看一道风景”……

  近年来,渝中老街更新一条火一条,再度印证了“人文是渝中不可复制的竞争力”的论断,也坚定了渝中区持续实施城市更新的信心和决心。

  渝中区的城市更新策略,实现了从“拆改留”向“留改拆增升”转变的跨越转变——

  “留”住老街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为城市留住根脉、留存记忆、留下老味道;

  “改”即对老旧小区、老旧商业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配套不完善、空间利用率低的区域进行改造,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拆”除涉及城市安全的违法建筑和危房、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为城市消除隐患、腾出空间;

  “增”强通行效率、通达便利度,增加绿地花园、载体空间,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城市发展新动能。

  “升”指利用留改拆增加的新空间,植入新业态、新功能,优化提升产业业态、空间品质、防洪防火防灾能力。

  今年以来,渝中区还成立了由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渝中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渝中区城市更新实施方案》等“1+1+N”政策体系,明确了整体更新、综合整治、风貌保护三类更新模式。

  其中,整体更新方面,将注重产城融合理念,以提升产业能级为突破口,围绕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开展统筹部署和整体策划,以此为渝中发展腾挪新的发展空间。

  综合整治方面,将重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空间优化升级等更新工作。

  风貌保护方面,将重点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全面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建设实施,有序实现特色街巷活力复兴。

  彰显民生温度

  在“逆生长”中托举家门口的幸福

  今年春节刚过完,搬离渝中9年多的李阿姨一家人,又搬回到了大溪沟双钢路的老家。

  “环境变好了,电梯也装了,不仅生活方便,街坊邻居熟人也多,还是老城区住起安逸。”李阿姨说,这两年搬回来的老居民不在少数,经常还有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品质好不好,生活在这里的人最有发言权。

  作为老城区、建成区,渝中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面积约1076万平方米,超全区住宅建筑总面积46%。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宜居品质,是渝中区老百姓的所念所盼,也是渝中城市品质提升的当务之急。

  为此,渝中区坚持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发展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探索总结出“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15字思路经验,制定52项标准“菜单”,实行政府“送菜单”、居民按需“点单”。

  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完成24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推进48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今年上半年,江峡大厦、嘉西村片区、解放西路片区等8个续建项目已基本完工,凉亭子片区、凯旋路片区、十八梯片区(中兴路)等19个新开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有限时间内,如何完成如此庞大的改造规模和体量?

  渝中跳出政府“大包大揽”“无限兜底”的思路,通过多方筹集、项目包装、模式创新等,努力撬动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居民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改造格局。

  老旧小区提品质,“改”是基础路径,“管”才是持续长效的保障。

  为此,渝中区深化推广“党建+物业”管理模式,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社区物业服务中心联动机制,成立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同时,指导各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实行“菜单式”差异化服务,老旧社区收费率从不足30%提升到84%,个别社区达99.5%以上。

  此外,实施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也是渝中提升人居品质的重要路径。

  目前,该区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约145万平方米、2.5万户;加快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融家园中山四路、龙湖冠寓解放碑店、重庆医科大学人才公寓3个项目投入运营,张家花园、嘉西村2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今年上半年,渝中区因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中成效显著、成果明显,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双钢路小区、白象街小区入围全国百个“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在“致广大而尽精微”中,渝中母城正怀揣着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和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踏浪弄潮、向美而行。

  渝中“一核三带六园区”功能布局

  一核

  解放碑朝天门核心区:以朝天门-解放碑-通远门、两江滨江等为重点的3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总部经济引领地、国际消费目的地、巴蜀文化体验地、国际交往承载地。

  三带

  两江滨江休闲产业带:坚持修复生态水岸、优化滨江功能、营造亲水空间,高标准、高品质推动19.1公里岸线整体提升、贯通开放,精心打造世界级滨江长廊。

  大鹅岭山脊自然生态带:植绿色本底,推动鹅岭、佛图关、虎头岩等公园生态修复提升,塑造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生态骨架。

  下半城历史人文风貌带:将沿线的历史文物、风貌街区、遗址公园等串珠成链,有机融入风貌展示、人文体验、休闲观光等功能和业态,做靓重庆“历史母城”名片。

  六园区

  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服务、新兴金融,全力打造服务内陆开放、展现国际形象的新窗口。

  总部城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区块链、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和经济新增长极。

  上清寺-大溪沟创意产业园:着力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科创、文创、设计等产业,构建支持“双创”发展的坚实载体。

  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助力助推渝中建设重庆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核心区。

  大坪商圈:瞄准年轻风潮、休闲娱乐、沉浸体验等业态发展方向,全力打造时尚潮流消费集聚地。

  菜园坝滨江新城:高质量谋划实施TOD综合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全力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经济发展新极核。

  感受城市记忆,渝中这些地方不要错过

  历史文化街区

  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中山四路历史文化街区、李子坝历史文化街区

  传统风貌区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白象街传统风貌区、重庆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带、打铜街传统风貌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大礼堂传统风貌区、大田湾及劳动人民文化宫传统风貌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燕子岩—枇杷山传统风貌区

  山城老街区

  三层马路、胜利路、民国印钞厂、捍卫路、戴家巷、洪崖洞巴渝风情街和重庆天地都市风情街

  特色老社区

  国际村、嘉西村、春森路、学田湾、人和街、张家花园、金汤街、领事巷、解放西路、红球坝和白象街社区

  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渝中区住房和城市建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