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 持续优化“三个环境” 打造高质量产业之城
第008版:走进西部 洽谈未来 聚焦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州
上一版   
开州 持续优化“三个环境” 打造高质量产业之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投资100亿元,重大光伏新能源项目落户
开州 持续优化“三个环境” 打造高质量产业之城

  舟行碧波上 摄/王晓宇

  浦里新区标准化厂房

  西洽会现场·开州展馆

  开州大数据运营中心

  7月22日下午,2022年西洽会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仪式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州与广州冠盛企业集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将投资100亿元用于建设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项目。百亿级项目青睐落地,这不仅刷新了开州单个招商引资的新纪录,而且将在产业蓝图上“无中生有”点亮一片新兴产业。

  大项目、大投资接连而来。据开州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开州全区已实现新引进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229.91亿元,完成区级全年目标任务300亿元的76.6%。

  从深处库区,到投资前沿,引力何来?“来自于持续优化软环境,增强硬实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的蹄疾步稳。”据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开州区全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窗口期、产业“转型”“转移”的关键期,持续优化生态、开放、营商“三个环境”,正用全新发展生态厚植一座高质量产业之城。

  如今走进开州,一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跨越画卷正全力舒展。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开州已奔跑在路上。

  转赛道,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生态环境底色越擦越亮

  “选择开州,就是因其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源自于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转型理念。”浙江颐高新经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言道出扎根开州的原因。

  该公司投资兴建的开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涵盖城市数字会客厅、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数字经济大厦、渝东北唯一一个三星智慧社区多个板块,预计全面建成投用后将实现年产值5亿元,并吸引中小企业150户落地。

  “含绿量”带来“含金量”,见证了开州绿色产业强区的吸引力。

  “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州生态资源富集,生态要素集聚,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据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力打好绿色转型主动仗,开州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精做特绿色农业,做大做强绿色工业,做活做旺绿色服务业,正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思路一变,发展模式变“新”、经济质量变“高”的深刻转型也由此清晰地铺展开来。

  以“绿色驱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州区抓好产地环境、产品供给、加工转化“绿色化”,提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4家,预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重庆名牌农产品14个,新增数排名全市第一。

  以“绿色赋能”提质工业现代化,开州区加速推动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抓好“专精特新”强主体,抓好“聚商引企”强支撑,提升浦里新区能级。上半年,全区实现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35家,总量位列“两群”区县第一。

  以“绿色消费”提振现代服务业,开州区释放商贸物流绿色“消费力”,增加文旅产业绿色“吸引力”,做强其他服务业绿色“软实力”。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5亿元、同比增长1.7%,全区接待游客713.25万人次、增长5.35%,实现旅游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19.99%。

  从传统产业降耗增绿,到新兴产业含绿带金,如今的开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生态优势越来越足。

  聚动能,打造协同发展磁场 开放环境要素越聚越强

  “开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越来越明显,这是我们决定在这里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区内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让我们看到了集成电路产业在这里加速集聚、生根发芽的重大机遇。”坐落在开州浦里新区的名赫电子,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组建起名赫电子技术研究院,已成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所的产学研基地之一。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名赫电子的案例不是孤例。

  去年以来,开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从打通开放通道、壮大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多方面出发,正加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如今的开州,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州段)即将动工,万开快速通道、开城高速赵家至谭家段建成通车,巫云开高速、万州至开州南雅高速加快建设,开州港一期建成投用,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正让“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构建;成功创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浦里新区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让开放的平台越叫越响……开州正逐渐成为开放要素高度集聚的地方,成为吸引企业安家落户的重要引力。

  除此之外,开州的开放式发展不但对外开放,也对内协作,让产业发展的“朋友圈”越建越大。

  伴随着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万开云同城化发展三大发展机遇提速,立足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共进,开州按下了“加速键”。

  据开州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共建共赢,一系列开创性合作由此展开:开州工业园区与开江经开区获批“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开州千能实业与万州长安跨越,开州印务与万州雷士照明、达州胜发电子等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联合举办万达开暨秦巴地区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高端峰会、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万开云三地获批创建重庆三峡柑橘产业集群;成立“大巴山·大三峡”文化旅游联盟,共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公园、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开州正着力打造区域协作的强磁场、开放要素的集聚地。

  从对外开放找机遇,到对内协作谋共赢,如今的开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开放动能越聚越强。

  强服务,点燃改革创新引擎 营商环境指数越涨越高

  “对企业在开州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更有期待。”去年落户开州的重庆幂天通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提起如今企业的发展环境频频点赞。

  信心和期待来源于当地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从5月签约到8月设备试产,仅历时3个月,这样的开州速度让我们企业感到:今日的开州区委、区政府充满了活力,保持了开放、进取、务实的工作作风。”该负责人表示,这也坚定了企业进一步投资加码的计划,“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浦里新区长沙片区购地50亩,建设卫视通讯设备生产及总部上市项目,总工期约24个月。届时企业将争取在开州实现年产4亿元。”

  以改革优环境、提效能。打造高效便捷、优质有序、依法办事、循环畅通、和谐融洽的营商环境是开州在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质,重庆幂天通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增资加码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围绕打造营商环境优质区,开州正着力在深化改革、优化服务、落实政策三方面持久用力。

  据开州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开州区已累计梳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000余项,企业设立登记实现2小时内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限缩减82%;常态开展“区级领导+行业部门+镇乡街道”三级走访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累计走访企业3000余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1000余件;落实“支持企业40条”“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45条”等稳增长政策,帮助14家企业纳入国家和市级重点保障企业清单,推进减税降费,累计减税2.68亿元。

  办理事务的流程更优化,企业需要的服务更贴身,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落到实处,进一步激活了市场主体,这份营商环境也迎来越来越多五湖四海的客商扎根于此。

  今年上半年,全区市场主体发展逆势增长,新设立市场主体6984户、总量达9.7万户、同比增长8.24%,市场主体总量居渝东北片区第3位、全市第13位。

  从以营商促“引商”,到以营商助“安商”,如今的开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营商指数越长越高。

  开州创建市级高新区通过市级专家组评审论证

  6月29日,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级部门联合专家组,对开州浦里新区创建市级高新区展开调研论证。经过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开州区创建市级高新区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产城融合良好、发展路径清晰,总体符合创建条件,对开州“以认促建”创建市级高新区评审通过。

  “此次通过现场认证,意味着开州正式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最后倒计时。开州高新区的到来将为全区构建特色现代经济体系提供集群支撑,为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开州浦里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2016年10月以来,开州区启动创建市级高新区工作以来的最大突破。

  近年来,开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浦里新区为主战场高位推动高新区创建工作,引进和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新区集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居建材三大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科技岛、科创园,分步创建市级和国家级高新区,已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新区建成面积8.33平方公里,已实现入驻企业239家,其中科技型企业数量占据了园区企业总量近半壁江山,已累计实现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1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获评国家重点“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2家。

  2021年,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33.8%、40.3%,工业增加值率达20.5%,工业集中度达85.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23.2%,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47%,科技创新产出指数达到45.02%(居渝东北第一)、增长22.75%(居全市第一)。

  赵童 刘玉珮 龙搏 图片除署名外由开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