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开区 不断强化“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基因
第007版:走进西部 洽谈未来 聚焦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庆经开区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经开区 不断强化“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基因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经开区 不断强化“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基因

  重庆经开区风貌

  飞象工业互联网模拟展示厅里的微型“智能工厂”正在运作

  盟讯科技生产车间

  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

  7月20日,从重庆经开区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当地指导64家企业申报2022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54家企业成功获评,通过率达84.38%。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有多牛?以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21年金钱草颗粒剂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70%。此外,重庆鹰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核心电光探测器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也达95%,目前这两家企业已经申报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有多重要?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足,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补链”“延链”“强链”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抓手,更代表了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自2018年以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刚刚结束的市第六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释放潜力、焕发活力、增强实力,助力重庆稳住经济基本盘,塑造竞争新优势。

  对此,重庆经开区全力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从强化产业布局、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协同创新、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着手,积极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一幅“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图景,正在绘就成型。

  行业“小巨人”不断涌现

  今年初,《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制造业跃升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出台,明确提出“在制造业中培育创新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创新中坚力量,不断壮大制造业企业规模”。

  仔细审视这份事关“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路线图,能够发现其中有清晰的顶层设计和产业引导思路——“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医药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制造业发展新支柱,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实际上,重庆经开区近年来通过摸清产业脉络、加大产业优势布局,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不少企业获益匪浅。

  近日,位于重庆经开区的“专精特新”企业——重庆飞象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正与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央空调AI节能智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制冷资源循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预计每年可为桐君阁生产厂区节约电费近80万元,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除桐君阁外,飞象工业互联网还与太极集团旗下多个厂区开展合作,帮助企业在更多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数字化转型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方向。除了飞象工业互联网以外,“专精特新”企业重庆迪星天科技有限公司也通过自主研发和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发出了多款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产品,成为国内首家研发出针对特种车的多车互联互通系统和应急通信指挥车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企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动排程、智能仓储物流、物联感知、全过程质量追溯等平台系统,工厂智能化水平国内领先,并多次受邀参编相关国家标准。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拥抱智能化打造“专精特新”,背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重庆经开区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积极引导“专精特新”重点培育企业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实施智能化改造,成功推动美的制冷、莱美药业等企业通过智能化项目改造认定。

  此外,当地还围绕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医药制造等重点领域作文章,许多“专精特新”企业崭露头角,成长为各自行业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84家企业效益大幅增长

  不久前,位于重庆经开区的梦马致新和日本株式会社诸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国内外重载作业机器人市场。

  梦马致新的“掌门人”程友祥是80后,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事海洋装备的研发工作。2013年,被一家公司邀请到重庆发展,从此便把重庆作为了大本营。

  2017年前后,程友祥组建了一支5个人的团队,帮一家上市公司设计研发了一款深水装备,并在1500米水深成功着泥。这款产品的成功不仅让团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还让团队找到了做产品的新方向。

  为了更好地发展,程友祥成立了重庆梦马致新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研发设计的机械手及配套工具、高速橡胶履带车、遥控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产品,多次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覆盖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梦马致新的研发团队也由5人发展到40多人。

  如今在重庆经开区,像梦马致新这样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有84家,此外,当地还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均为规上工业企业。

  “成为‘专精特新’,对一个企业而言,不仅意味着在技术和行业话语权方面首屈一指,更意味着企业效益的大幅增长。”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以科瑞制药为例,该公司产品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一步制粒工艺,将所有工艺过程通过控制喷浆速度、温度等工艺参数全流程数字化控制,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诸多不足,生产效率大幅提升,2022年1月-6月产值同比增长24.21%。

  鹰谷光电的四象限激光制导前放组件——前放电路数模混合一体化芯片为全国首创,部分主要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2022年1月-6月产值同比增长129.46%。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效节能风机及系统应用技术填补国内节能风机领域空白,2022年1月-6月产值同比增长25.96%。

  “事实证明,‘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能级提升的必由之路。”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向“专精特新”,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用心用力用情推动的一件大事。

  做优“塔尖” 壮大“塔身” 夯实“塔基”

  一方面,重庆经开区通过大力实施企业培育工程,集合政策和资金,在制造业中培育创新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建成一批创新型中坚力量,不断壮大制造业企业规模。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引进培育,推动链主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截至目前,重庆经开区8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中,工业企业达69家,规上工业企业65家。

  另一方面,当地正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从创新驱动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基、智能化赋能提升三大方面,强化“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基因”。据了解,当地将研究制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举措,促进创新要素向制造业集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智能化改造提升,加速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分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涵盖研发创新、企业管理、融资扶持的全链条“专精特新”加速器,持续壮大制造业“塔身”。

  在不断夯实制造业“塔基”方面,重庆经开区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产业”工作责任,职能部门支持园区加大规下企业服务力度,建立规下企业培育库,提升规下企业精细化服务能力,加大企业统计指导。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企一策”方案,通过专项资金引导,重点聚集科技创新、技改投资扶持、智能制造、融资配套、服务提升、载体提升等方面,出台一批精准扶持、兑现便利的政策。

  “十四五”期间,重庆经开区将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围绕重点产业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制造业整体能级,实现制造业跃升发展。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重庆经开区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