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 全力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
第015版:走进西部 洽谈未来 聚焦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潼南
上一版 下一版 
潼南 全力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集群化发展 建千亿级工业区
潼南 全力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

  潼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金兴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长,千亿级工业夯基蓄势;“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声名远扬;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地见效,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潼南区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

  当前,潼南正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潼南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城三区五大行动六项重点任务”总体目标,全力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综合实力,奋力书写新时代潼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盛夏时节,走进潼南高新区,各个企业生产正酣,一批批高质量工业产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在重庆市中防德邦防水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工作在生产线上,产品经过配料改性、成性覆膜、收卷、检测合格4道工序后,入库等待客户上门提取,一派紧张忙碌的生产景象。

  中防德邦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类防水卷材、涂料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成为重庆市防水行业唯一一家市级绿色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防德邦公司的“专精特新”之路是潼南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潼南区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打造全市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潼南区紧紧围绕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聚焦主导产业和企业主体,重点培育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绿色建筑建材、节能环保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千亿级工业区。

  同时,潼南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等项目落地见效。目前,潼南区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98个,建成数字化车间6个,装备数控化率提升至46.5%。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超过200家,科技型企业675家,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

  “建设千亿级工业区,要牢牢‘攥紧’制造业。”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潼南将重点聚焦“三个加快”,持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

  一是加快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深耕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绿色建筑建材、节能环保五大重点优势产业,开工建设华电热电联产、亚克智能等40个项目,投产达产都创医药、耀辉环保等55个项目,以大项目带大集群,力争到2026年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融合,加强与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创新平台产业化应用,支持巨科环保、民丰化工等20户企业技改升级,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5个,新建数字化车间6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

  三是加快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持续推动企业上规上云上市,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达到8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达到9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达到230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以上。

  立足桥头堡城市定位 打造川渝高水平合作样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支持遂宁与潼南等地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

  潼南与遂宁同处成渝腹地,山水相依,历史人文相近。作为成渝双城相向发展中的桥头堡城市,潼南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携手遂宁,倾力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产业一体化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近年来,潼南、遂宁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积极构建相互支撑配套、协作共兴、绿色环保的产业体系格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

  2021年5月14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正式授牌。去年底,两地联合印发了《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园区筹委会,组建川渝遂潼投资发展集团,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五组团”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一心”即“遂潼之心”,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功能区、文化旅游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区,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带”即涪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琼江现代农业示范带;“五组团”则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和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打造龙头引领、集群成链、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目前,潼南与遂宁围绕产业发展一体化,共推合作载体共建先行,在协作共育方面成效明显。两地高新区被两省市认定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潼南获批国家智能终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火炬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遂宁获批国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地;共建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落户潼南,重庆大学锂电产业研究院落户遂宁,300余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运用;建成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遂潼示范基地2万亩……

  “下一步,两地将加快共建遂潼天然气产业园,加快融入成渝氢走廊技术创新生态圈联盟、成渝氢走廊物流专线联盟,参与建设成渝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全市一流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

  近年来,潼南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重庆建设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部署要求,坚决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力争营商环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在行政审批方面,实行“三集中”“三到位”,即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在对企服务方面,推行“三办”“四个一”,即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程领办、代办、帮办服务,积极推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一事联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新模式。

  在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上,推行“一盘棋”“一体化”,即建立“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项目秘书、一套工作方案”持续跟进服务机制,打造“潼服务·家速度”服务品牌,组建企业家微信群,企业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问题,随时反映,全天候响应。

  今年以来,潼南区还全面开展了“三到三助推、三抓三确保”突击攻坚行动,以更快更好的服务助企纾困谋发展,努力打造全市落实稳企惠企政策新高地,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支撑推动全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通过集中攻坚行动,着力推动稳企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获得感,源源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全区统一部署,推动稳企惠企政策全面落地落实,推进为企业服务模式方式更加完善成熟,以实际行动创造更优营商环境,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大招商力度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潼南区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抓手,推动更多好项目、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月9日,潼南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活动,涉及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227亿元。其中,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潼南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产业成群成链,对新起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今年组建11个招商组和6个落地培育专班,开展“组长+链长”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一大批优质企业签约落户,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此次签约的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液化天然气生产、运输、利用研发一体化的企业,在潼南区投资18亿元,与重庆骐福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将促进潼南区天然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开工项目中,重庆志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120万平方米建筑铝模板、爬架、装配式构件等10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

  竣工投产项目中,重庆海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新材料的研产型企业。其中,产品涉及防水卷材、止水带、复合土工膜、橡塑管材等,目前各生产线已相继投产营运,为潼南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截至上半年,潼南区共新签约项目55个,正式合同额322.95亿元,同比增长22.35%;到位资金90.14亿元,同比增长6.66%。其中,新签约亿元级工业项目41个、同比增长28.13%,10亿元级工业项目10个、同比增长233.33%。

  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坚持一切聚焦项目干、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盯着招商办,设立项目管家,靠实专班责任,紧贴一线服务,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以实干实效书写“亲商、安商”新答卷。

  王静 杨燕燕 图片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