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涪陵的青山绿水间处处展现着扩大对外开放的奋进姿态。港口货物熙熙攘攘,联运班列疾驰而去,今年上半年涪陵全区新签市外项目共33个,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37%。
加快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是涪陵的主动选择和使命担当。今年以来,涪陵以建设开放合作高地为引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为“三高地三示范区”建设谱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物流通道扩容增效
优化“强枢纽、畅联通”开放格局
近日,涪陵区龙头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现场火力全开,200多台大型机械忙碌而有序地抢抓工期。北侧临靠龙头港码头,南侧紧邻渝怀铁路,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是加快完善龙头港“铁公水”多式联运功能,进一步发挥龙头港枢纽的“先行军”。
“龙头港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将强化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多式联运的骨干枢纽平台,将有力助推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开放高地建设。”涪陵区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龙头港为核心承载区,涪陵持续增强口岸枢纽功能,积极完善龙头港多式联运功能,联合万州、长寿共同申建重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稳定开行涪陵至泸州、宜宾水水中转班轮。今年7月,龙头港进境粮食中转码头通过重庆海关验收,正式开展进境粮食装卸和中转业务,将极大地降低区内和周边粮油加工贸易企业进境粮食所需的物流转运成本,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在大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持续发力,涪陵加快构建“米字形”铁路网、“三环十四射”高速公路网和“1+3+N”港口体系,积极推动支线机场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涪陵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辅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涪陵绕城高速西环、石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广涪柳铁路、渝宜高铁等重点线路建设,做大做强高水平开放的“硬件”支撑。
通过实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战略,2022年上半年区内企业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发送集装箱1774标箱,同比增长139%,货值4.34亿元;进口20标箱,货值约5000万元。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构建“8+2”制度型开放体系
6月30日,涪陵区船舶海工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传来喜讯,龙头企业川东船舶首制的138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交付出口。
该船舶创造了中国船舶工业西南地区建造最大吨位船舶的新纪录,这得益于涪陵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的不懈努力。今年以来,涪陵推进开放平台日臻完善,全面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和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完善“8+2”制度型开放体系。
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涪陵大力构建“433”产业体系——发展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食品粮油、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加快完善保税加工、物流分拨、保税服务三大功能,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冷链物流、总部结算三大特色新兴业态发展。今年上半年,综保区新签约引进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7.6亿元,协议总产值(营业收入)136亿元,协议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预计实现税收7.05亿元,引领和带动全区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着力升级建设涪陵国家级高新区,深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放合作,推动各园区开放创新发展。涪陵区已培育形成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消费品产业等六大重点开放产业,有效助力涪陵区开放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8个国家级、市级开放平台优势互补、齐头并进,持续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项国家级试点工作,涪陵加快开放平台创建,构建“8+2”制度型开放体系,正引领现代开放产业体系行稳致远。
发展环境日臻完善
提升涉外经贸服务能力
开放型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日臻完善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涪陵区商务部门大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良好营商环境,擦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服务,激发对外开放活力。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通过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结付汇、通关、RCEP等外经贸便利措施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与人民银行涪陵中心支行合作。6月底,全市首家“榨菜专营支行”正式亮相,解决了榨菜市场主体在种植、加工、销售等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榨菜企业提振信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今年前5个月,榨菜出口逆势增长,增速达到8.9%。
落实“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服务管家”制度,充实调整“外商投资行政服务管家”队伍,认真开展外商投资企业“三送一访”活动,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涪陵区各级部门积极履行好政策宣传员、项目推进员、问题协调员、信息沟通员“四员”职责,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
以外商投资法等法规政策为指引,涪陵外商投资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引领涪陵经济高质量发展风正劲足,未来可期。
刘玉珮 陈钰桦 马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