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赋能山城起势腾飞新局
第01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赋能山城起势腾飞新局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赋能山城起势腾飞新局
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全力支持地方发展

  融资支持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及跑道建设

  融资支持重庆铁路口岸渝新欧大通道建设

  融资支持中冶赛迪越南钢厂高炉建设项目

  融资支持小康集团金康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工厂项目

  融资支持重庆迪马工业生产并出口特种车辆

  融资支持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

  为云阳县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余宗凰 摄/视觉重庆

  融资支持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项目

  扎根巴渝,深耕细作,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2007年6月17日,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正式成立。十五载栉风沐雨,从诞生到成长壮大,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根植于重庆这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沃土,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坚守职责定位,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道路。

  在市委、市政府和总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该行依托精准的政策性定位、丰富的信贷产品以及独特的区域优势,深度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各项重大战略,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作用,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山城高飞插上了金色的羽翼。

  以党建为引领 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作为党领导下的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突出政治引领,把握前行方向,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政策性内涵,坚守政策性金融政治性,将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以党建带业务,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深挖、弘扬红岩精神,为推动银行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截至2022年5月末,该行本外币贷款合计超过950亿元,为成立时的50倍,15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超过3650亿元,先后6次荣获重庆市政府金融贡献奖、5次荣获重庆市北部新区服务业20强称号。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长江经济带建设,从内陆开放高地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始终站在前、作表率,围绕与重庆市政府签署的《支持重庆市开放型经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合作备忘录》,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倾力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推动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走深走实。

  立足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助力共建国际互联互通新格局。全面对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金融需求,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向渝涪铁路提供促进境内对外开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类贷款,为重庆市南部新城产业投资集团开立融资性保函,帮助企业从新加坡星展银行获得首笔低成本资金;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西永电子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果园港枢纽等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建设、运营企业提供融资,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服务机场、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2013年开始持续发放贷款,助力重庆江北机场建成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飞机起降37.3万架次的综合性国际机场。

  聚焦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川渝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支持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江泸北线高速、渝武高速、铜安高速新增授信,补足了成渝两地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了成渝两地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持续加大交通运输绿色环保项目支持力度,批贷支持轨道交通二号线、四号线和十八号线项目;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向重庆金凤电子提供贷款等。

  以专业为支撑 全力支持开放发展

  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坚持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工作重心,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聚焦主责,深耕主业,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近年来,该行以开立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融资保函及发放境外工程承包贷款等方式,融资支持中冶赛迪台塑河静钢厂1号、2号高炉成套设备供货项目,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乌干达、东帝汶等地项目。参与中节能集团等一批重点境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西南药业、智飞生物、华邦健康等一批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走出去”获取先进技术和海外市场。

  身担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责,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将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放在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将专业优势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上下游融资力度。成立以来,该行先后为小康集团、神驰机电、宗申集团等一批外向型支柱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通过创新进一步加大对外贸的支持力度。如在“3+N”合作框架内支持搭建的“快融通”“渝贸通”平台,使逾100家小微企业获得了便捷的进出口外贸综合融资服务。

  以创新为突破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西南制造业重镇重庆,随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已经进入“加速跑”阶段。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积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开展跨周期支持,通过多种方式支持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一方面,支持传统型制造业企业。结合区域供给侧改革任务,将自身经营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先后支持渝东北、渝东南16个区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促进区县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出口产品提质增效。为西南铝业、渝江压铸、润通科技等重庆制造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助力其巩固优势、稳步发展、逐步升级。

  另一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国际复合材料、中铝萨帕特种铝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迪马工业、金龙精密铜管等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2021年末,分行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余额均位于全市同业前列,有力地支持了重庆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企业迈向中高端、走向国际化。

  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西部科学城、西永微电园、重庆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对万国半导体、京东方、重庆纬创、海装风电、仙桃数据谷等“芯屏器核网”企业全产业链提供支持,积极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为大竹林血液净化设备产业化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企业建设血液透析设备生产基地。根据人行重庆营管部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该行科技贷款占分行各类贷款比重在各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位。

  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切为了人民,是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行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行和监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和措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主动加强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合作,积极联动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企业银行转贷款,以转贷款方式向符合要求的超3600户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小微企业持续稳健经营,最大限度缓解因受疫情及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近期,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该行充分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复杂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开展“保稳攻坚”专项行动,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物流保供、稳外贸稳外资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关键领域,用好用足业务审批绿色通道机制,加大加快信贷投放,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严格执行减费让利政策,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和引领作用。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为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提供出口卖方信贷用于农产品出口。积极配合总行做好云阳乡村振兴工作,选派挂职干部赴云阳县担任副县长、垫江县大石乡高生村担任第一书记,常态化开展支教援智进校、法律知识进村、农产品进城、物资捐赠进户、党支部共建等活动。在积极支持多个扶贫贷款项目和扶贫转贷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分行客户资源优势,联系分行太阳能发电企业客户捐建微型太阳能电站、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客户向云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捐款、联合药企与云阳地方企业加深合作并向云阳红十字协会捐赠等。

  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该行从战略大局出发,统筹推进加大绿色发展和能源保供关键领域金融支持力度。贷款项目涉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交通运输环保、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利用、节水服务、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等。为重庆千信集团发放贷款,支持其发展废钢回收再利用;为重庆长电联合、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公司、华能重庆珞璜公司等发放贷款,有力保障了能源供应。

  胸怀“国之大者”,肩扛金融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发扬奋斗者的精神,继续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发挥在稳增长、调结构、支持外贸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作风,为重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龙江林 徐一淇 图片由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