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线激起“一江春水”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一个“齿轮”能撬动多大的世界王勇:从蛛丝马迹中找寻案件真相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第013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高铁新线激起“一江春水”
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
一个“齿轮”能撬动多大的世界
王勇:从蛛丝马迹中找寻案件真相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

单士兵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这是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渐入佳境,前景广阔。接下来,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必须始终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用心用情用力奏响“协作曲”,唱好“双城记”,让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开出繁花,结出硕果,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必须时刻紧扣“两中心两地”定位。纲举目张,才能思路清晰。“两中心两地”,就是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本身体现着重庆深刻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发挥“三个作用”。而建设好双城经济圈,本身就离不开“三个作用”的推动——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来发挥支撑作用;以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来发挥带动作用;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来发挥示范作用。只有紧扣“两中心两地”,才能精准扎实地抓好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强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工作协调等,通过机制化、政策化、项目化、事项化的落实,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必须切实增强产业引领和科技创新。双城经济圈建设,强调发挥好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做到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城带乡,更好支撑引领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这就是意味着,要把产业引领当作抓手,把科技创新当作引擎。当前,川渝两地正在联手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确定了20个园区为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还梳理出汽车、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出台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最近,两地又瞄准特色消费品产业,准备出台第四个协同发展实施方案。面对产业协同发展机遇,重庆企业正在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比如,作为重庆首家由银保监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就通过科技、业务、生态等全方位服务,与产业各场景更紧密联结在一起,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能。产业兴则经济兴,科技强则未来胜,重庆只有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协同协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才能真正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必须有效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展双城便捷生活行动。唱好“双城计”,共建经济圈,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就必须通过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研究解决好两地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难题、高频事项,让两地老百姓和各类市场主体享受更多“同城待遇”,来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令人欣慰的是,协同推进“川渝通办”事项以来,两地群众在创业、交通、就业、医疗、生育等事项上实现共建共享,正在不断收获“稳稳的幸福”,诸如提取住房公积金不用“往返跑”等便捷生活服务,让人们不断感叹“品质生活款款走来”。接下来,要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不断下硬功夫,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更为“安逸”“巴适”的高品质生活。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9级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