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年九月七日,伊莎白(前排右)与璧山档案馆签署无偿捐赠协议。(受访者供图) |
“感谢两位作者,感谢璧山的亲人,我们虽远隔千里,却也像身临璧山。妈妈常说,多希望有机会再回去走走看看。”5月27日,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镇政府会议室,投影幕布上是两位老人的影像,其中一位老先生正诉说着他对璧山的想念。
这位老先生是柯马凯·柯鲁克,身旁的老太太是他107岁的母亲伊莎白·柯鲁克。当天,以伊莎白为主角的两部新作——《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兴隆场往事》(暂定名)阅读分享暨创作座谈会举行。身在北京的伊莎白,以远程连线的方式“回”到了她曾经为之奉献的璧山。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籍教授伊莎白·柯鲁克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成为第八位获此殊荣的人。伊莎白也是璧山荣誉市民,她在成都出生长大,曾在四川、重庆等地从事人类学研究,并在璧山度过人生中难忘的14个月。当天分享的两部关于伊莎白的报告文学,分别由成都作家谭楷和璧山作家张鉴完成,表达了川渝人民对她深深的敬爱。
作品
致敬一位传奇的外国友人
伊莎白1915年生于成都,父母是加拿大传教士。1938年取得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后,伊莎白冒着战火回到成都,1940年辗转来到璧山兴隆场(今璧山区大兴镇),从事人类学研究,并参与一系列乡村建设实验项目工作,在此生活了14个月。
在兴隆场,伊莎白与青年学者俞锡玑一起,走访了约1500户村民,留下大量珍贵的田野调查手稿,写出了记录抗战时期川东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兴隆场》初稿。她还与另外两位女同事一起,开办诊所、小学、贫民识字班等,并参与创办盐业合作社,与当地人结下深厚友情。
“我幸运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相信我深爱的中国越来越好。”伊莎白生于中国,长于中国,见证中国百年历史。无论是在解放区考察、参与中国革命,还是在乡村做田野调查,亦或是留在新中国从事外语教学,她始终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谭楷老师写出了她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用的广角镜;而我所写不过是她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用的微距。但异曲同工的是,我们这两部作品都是对伊莎白的由衷致敬。”张鉴说,目前《兴隆场往事》已三易其稿,即将正式与读者见面。
印象
她是一位胸怀大爱的女性
《兴隆场往事》的正篇主要讲述1940年秋伊莎白来到兴隆场,与村民一起接受战火洗礼,感受时代激荡的故事;番外篇则补充了她在1980年代退休后6次重返兴隆场,成立基金助学,并完成两部《兴隆场》系列人类学著作的事迹。张鉴说,创作中她感受最深的,是伊莎白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大爱。
《兴隆场往事》创作契机始于2019年。当年7月,伊莎白被授予璧山荣誉市民;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创作伊莎白与兴隆场的纪实文学的事被璧山区政府提上日程。“我从那时开始搜集资料、走访与兴隆场和伊莎白有交集的人。凡是认识她的人,无不对她交口称赞。”张鉴说。
大兴镇村民曹洪英曾在伊莎白办的妇女识字班学习。2020年,已经96岁的她跟张鉴聊起伊莎白,边说边掉眼泪,“我经常想念伊莎白老师,我得到她很多恩惠,永远不会忘记她。”
2020年9月,伊莎白无偿将有关兴隆场的调查资料、书信等捐赠给璧山档案馆,张鉴也终于有机会进京采访伊莎白和她的亲人、朋友。“伊莎白的家简朴得令人惊讶,但她又是那么豁达,退休后还省吃俭用,设立‘伊·柯基金’资助大兴镇贫困孩子,迄今已资助40余人。我在北京采访这一周收获很大,真切地感受到她是一个朴素、亲切又胸怀大爱的老人。”
心声
跟随作品追忆远去的时光
谭楷创作的《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已经出版。“对于谭楷先生的新书和张鉴女士的创作,妈妈都表示非常高兴和由衷感谢。与璧山亲人们的深厚情谊,妈妈一生都不会忘记。”5月28日下午,柯马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柯马凯说,自己从小就经常听妈妈说起当年在璧山的生活。“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来到璧山,兴隆场是她在人类学研究工作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她的心里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最令她神往。所以,她才会在告别璧山70多年后,倾力完成《兴隆场》系列人类学著作,并在2012年和2018年分别出版。她也非常期待即将问世的《兴隆场往事》,她说,虽然很难再回璧山,但也想跟随作品一起,追忆80多年前在兴隆场度过的时光进。其实,我自己也想早些看到《兴隆场往事》,毕竟那都是我出生前,妈妈经历过的故事。”说到这里,柯马凯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