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人民时刻牵挂、念兹在兹,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对重庆提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定位。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探索民生实践和推动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始终心怀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各项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领会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丰富意蕴,与时俱进把握其实践要求。
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深刻意蕴
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高品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高层次和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升华,拓展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深化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解,反映出社会在螺旋上升中前进的发展规律,具有鲜明时代属性和重大实践意义。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鲜明价值取向,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高品质生活就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福祉水平,这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体现。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追求物质条件还要提高幸福指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安全稳定、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需要,均得到高水平保障和高层次满足的一种生活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从过去着力解决“有没有”转向注重解决“好不好”,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障。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关键在于建立起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高品质生活意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有更多新期待,这将不断创造新的巨大需求,以需求升级促进供给体系变革,实现新的消费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壮大市场主体、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协同共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同时,国内消费的升级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提供新动能,更好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而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现代化建设的标准要求更高,其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内含着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的高品质生活既体现在满足人们基本物质文化生活和服务的需要,也体现在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社会尊重、精神充裕等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需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动态性等特点。创造高品质生活是目标也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要求体现在工作各领域各方面,激发全体人民满腔热情投身到建设美好未来、创造幸福生活中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把握主题主线,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创造高品质生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聚焦主攻方向,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重中之重是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要加大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民生服务和保障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引导预期。
紧扣战略任务,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推动川渝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携手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城市群。
坚持两手并重,努力让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足。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凸显,更加注重陶冶情操、精神升华,对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等提出更高要求。要统筹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强化底线思维,为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的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化解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隐患,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