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着力保持“三个环境”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四措并举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015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下一版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着力保持“三个环境”
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四措并举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果发布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吴丽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构建“产才融合”的发展理念,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打造乡村治理人才“释放张力”、新型职业农民“创造活力”、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动力”的人才队伍体系,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培养大批优秀的乡村治理人才,增强产业振兴的张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一要建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坚持一线选拔,选好基层“领头雁”,综合考虑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群众基础以及理论水平,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二要培养乡村建设“带头人”。坚持把“讲政治、守规矩、有本事、能担当”作为选拔乡村建设带头人的主要标准,注重从高校毕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参与本地主导产业发展。三要畅通人才选用渠道。坚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各界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治理,拓宽充实乡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渠道,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模范作用的排头兵,充分发挥挖掘乡村拔尖人才的能力潜力,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才智。

  培育与时俱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产业振兴的活力。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一要破局身份认知误区。中央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依靠农业及相关产业经营获得收入、以务农为职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中形成一种正确认识,转换就业观念,增强身份认同,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二要拓展人才来源路径。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全科人才队伍。要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多样化,从熟悉风土民情的本地村民、掌握某些技能的域外人才、有志于致力家乡建设和发展的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人才,增强乡村人才队伍的整体活力。三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科人才的培养培育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重庆各单位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如重庆文理学院聚焦乡村振兴全科人才培养,建设了乡村劳动基地和培训基地,开展技能人才培训,成立了夏布技艺文化研究院,并把乡村夏布幺妹打造成为传统技艺的“代言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奉节县人民政府共建“夔门乡村振兴学院”,为基层农村工作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各界要聚焦产业地所需精准发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能支撑。

  引进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产业振兴的动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核心在技术和人才。一要聚焦产业需求,定制人才引进具体方案。各级党政负责人和村级带头人要立足实际,把握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对标产业需求制定人才引进方案,推动“定向选任、定向使用和定向评价”三者有机统一,畅通发展渠道、消解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重庆市荣昌区聚焦人才引进、创业扶持出台了《乡村人才振兴十四条》,集中资金、资源支持乡村人才发展,为推进当地产业振兴聚集了强大动力。二要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留住人才的软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中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加大督促力度,提升治理效能,净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在此基础上推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既为留住人才营造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也为人才振兴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三要兑现政策红利,激发专技人才的战斗力。乡村实现产业振兴同时面临着既开新局又破旧局的双重挑战,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人才,其重中之重是选好用好和留住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各级政府要对标引进承诺,构建发展平台、优化职称评定方案,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此外,还要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加大对专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设置产业技术攻关的专项课题基金,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创新创造,持续提升人才效能,增强产业振兴的动力。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