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名片
杨发辉,应用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重庆心理学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证首批心理督导师,国际认知行为治疗学院认证认知行为治疗师、认知行为治疗培训师(督导师)。
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最新调查,我国女性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比男性高1.5倍到2倍。
特别是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母亲比父亲更容易陷入焦虑,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的“鸡娃”妈妈,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报美好生活热线独家对话杨发辉主任,就女性如何缓解教育焦虑,为“鸡娃”妈妈们支招。
把孩子成绩作为妈妈的KPI考核
重庆日报:面对育儿教育,为何妈妈比爸爸更容易陷入焦虑?
杨发辉:首先,从心理学上来讲,女性表达感情的方式倾于感性,男性的表达方式偏向理性。所以,女性的情绪反应,更容易显现在日常生活中。
其次,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女性通常在子女教育中担任主力。研究表明,女性的家庭责任感更强,尤其是成为母亲后,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感会迅速提升。为此,她们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一旦看到孩子表现与心中预期有差异,自己的情感支点就会动摇,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第三,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中,男性收入往往高于女性,承担着养家的主要责任。而收入相对较低的女性,有不少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成为全职妈妈,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孩子的教育中。
如此一来,教育孩子便成为了她们生活的重中之重。妈妈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才艺多寡作为了自己的KPI考核,焦虑感自然随之而来。
切忌“以爱之名”去控制和压迫孩子
重庆日报:是什么心理原因,导致不少妈妈沉迷“鸡娃”怪圈?
杨发辉:所谓“鸡娃”,就是指用打鸡血的方式教育小孩。妈妈们“鸡娃”的初心,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她们希望培养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小孩,让孩子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种“鸡娃”心理的产生,其实是无意识的。但追究其本身,是母亲对孩子未来前途和教育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情绪反应。为此,妈妈们要切忌“以爱之名”去控制和压迫孩子。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内卷现象突出,使得妈妈们育儿压力更大。比如,周围同龄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谁家小孩优秀,别人家的孩子这次考试成绩高于我家孩子多少……
这一系列的攀比,让很多妈妈把孩子学得好不好,当成了是自己自尊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支点或投射,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妈妈和孩子都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压力。
调整心态放下焦虑 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重庆日报:如何放下“鸡娃”焦虑,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杨发辉:内卷,其实是当前社会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方面来说,内卷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为此,妈妈们不要因内卷而走上过度“鸡娃”之路,应放下焦虑,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第一,“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首先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根本方向,就是发现孩子独有的天赋,进行差异化培养,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综合型人才,更需要某一方面突出的人才。妈妈们不要把成绩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标准,同时应更多关注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二,“妈妈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质的前提。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母亲是一位开朗的人,那么孩子性格也会开朗;如果母亲热爱运动,那么孩子也会喜欢运动。
举些反面例子,妈妈希望孩子锻炼身体,自己却不参与,只是在一旁督促孩子跑了多少圈;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游戏,自己却躺在沙发里玩手机;希望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妈妈自己却铺张浪费……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优秀品质培养的。
第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科学陪伴孩子成长,可有效拉近亲子关系。具体来讲,春天来临,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春游;孩子喜欢探险,可以陪同前往;孩子喜欢游泳,不是只给他报一个游泳班,而是和他一起游起来。陪伴之下,可以建立起安全型的亲子关系,也是未来孩子成长教育的基础。
第四,归还父亲在教育中的位置。母爱是天生的,父爱是需要和孩子交往培养的。所以很多家庭中,往往女性付出得更多,占据了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这时,建议妈妈们可以退后一步,让爸爸也更多参与进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家庭三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