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网络消费纠纷增加 消费者胜诉率超七成一周热点排序这些事解决了会员卡钱没用完餐厅却关门了考不过“包退费”不靠谱还清网络贷款 车辆仍不能解除抵押这届妈妈该如何逃离“鸡娃”怪圈?这些事还没解决
第016版:民生热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涉网络消费纠纷增加 消费者胜诉率超七成
一周热点排序
这些事解决了
会员卡钱没用完餐厅却关门了
考不过“包退费”不靠谱
还清网络贷款 车辆仍不能解除抵押
这届妈妈该如何逃离“鸡娃”怪圈?
这些事还没解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涉网络消费纠纷增加 消费者胜诉率超七成

  本报讯 (记者 黄乔)3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一中法院获悉,去年,该院共审结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案件703件,同比增加368件。其中,消费者胜诉或部分胜诉率较高,达到74.5%。

  “我们审理发现,该类案件呈现出四大特点。”市一中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案件类型分析,食品类案件中标签不当情况占比高。其主要表现为,因生产者对产品生产标准、成分配料、使用警示等标识标签不规范,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从而产生影响食品安全隐患,进而损害消费者权益。

  同时,涉网络消费纠纷增加,跨域纠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该负责人说,去年,该院审结因网络购物引发诉讼案件175件,较2020年增加117件,同比增长约200%。

  该负责人分析,网络消费持续升温,但消费者交易时难以全面掌握产品详细信息,加之部分经营者未尽到充分、全面的告知义务,还有个别经营者存在销售“三无产品”等不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进而造成诉讼案件增加。

  “从胜诉率来看,消费者胜诉或部分胜诉率较高,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统计发现,消费者胜诉或部分胜诉率达到74.5%。法院对生产经营者未履行规范生产检验、进货审查不严、日常巡查不当、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等不当行为,判决生产经营者承担退款、赔偿消费者损失、承担惩罚性赔偿等民事责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量也呈上升趋势。”该负责人说,去年以来,该院受理检察机关、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5件,现已审结3件,涉及食品药品、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确定经营者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承担民事责任,全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官风险提示>>>

  对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一是在交易过程中,注意审查生产者、经营者信息和相应资格,深入了解产品和服务信息,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产品材质、执行标准、数量等重要信息,注意阅读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条款。

  二是对于经营者的口头承诺和宣传,特别是影响消费选择的信息,应要求其提供与承诺和宣传内容相符的资料,或以书面形式对相关内容予以固定;

  三是注意保留宣传介绍、收/送货凭单、定/销货单、支付货款凭证、转账明细、产品说明书、加盖经营者印章的发票、购物小票等证据,网络消费时注意保留交易快照、聊天记录、快递单、验货视频等;

  四是发生纠纷后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或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求助,以尽快解决争议,网络消费发生纠纷时可及时与电商平台联系,要求其提供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资料,以备诉讼需要;

  五是消费者在消费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如发生人身、财产损害,视情况及时就医或报警,保留病历、医疗费用凭据、报警回执等资料。

  对经营者的风险提示

  一是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生产者提供生产主体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单等,并检查产品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二是严格履行日常查验的义务,特别是进货量、销售量较大的超市、百货公司等,应注意日常检查和巡查,对临期产品要重点关注;

  三是应当充分、如实告知可能影响消费者交易选择的信息,否则可能构成欺诈或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四是严格遵循产品贮存和销售条件,对于易碎、易燃、易爆等物品以及对储存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应规范贮存和销售;

  五是在交付产品时应查验外观是否良好、标识是否齐全,电商经营者还需特别注意包装与运输方式,避免产品因运输途中发生破损、不符合运输条件而发生纠纷;

  六是提供餐饮、旅游、住宿、游乐等服务的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的安全隐患点设置提示警示,对不适宜接受相应服务的人群进行特别提示。

  (记者 黄乔)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