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两会夜谈·京渝连线”跨屏直播截图。 |
3月8日早上,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走上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分享“双减”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感悟和体会。当晚,刘希娅做客本报“两会夜谈·京渝连线”跨屏直播,分享了更多关于“双减”的思考。
教育界代表必须直面“双减”焦点问题
跨屏直播中,刘希娅笑着说,走上“代表通道”,才真正感受到这与三尺讲台的不同之处——“代表通道”面向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自己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人民,与国家和民族密不可分的感受尤为强烈。
她认为,作为一名来自教育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能够走上“代表通道”,这是党和国家对代表的莫大信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也是一种制度自信的有力展现。
“代表通道”上,刘希娅讲的是“双减”。“这是热点问题,大家都很关注,甚至还有一些争议。”刘希娅说,走上“代表通道”前她就做好了直面焦点、热点问题的准备。
刘希娅希望能够通过“代表通道”这个宝贵的履职平台,直面问题地“发声”,唤起一些共鸣,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从而推动“双减”更好落地。
站在孩子成长的立场推动教育回归本质
刘希娅在“代表通道”上讲述的“双减”问题,的确引发了公众热烈讨论——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对教育的焦虑情绪,还有人对“双减”持观望态度。
对于这种现状,刘希娅认为,如今中央强力推进“双减”,作为一名持续多年呼吁“双减”的代表,她感受到的压力已经远远小于过去。当前,大家探讨得更多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更好落实“双减”。虽然现在产生了一些“一对一”“众筹小班”等新的“补习方式”,但整体而言,基础教育在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都要保持恒心和韧劲,站在为了孩子成长的立场,去推动教育回归本质。”刘希娅说,现在我国有2.9亿名在校学生,每一个孩子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当站到国家的高度去看待教育工作时,我们就应该更加慎重地去思考。”刘希娅说,当理性科学地进一步剖析过重的负担、低效的教学带来的问题,会发现孩子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了伤害,孩子们失去了体验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有的孩子甚至连基本睡眠时间都没有保障,这对孩子的伤害既是隐形的,也是可怕的,更是深远的。
“我也反复告诉大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与积极情绪、睡眠运动的充分度、对外交流的开放度、主动探究的专注度、学习过程的意义感胜任感满足感等,都高度正相关。”刘希娅呼吁,广大家长应相信党中央的“双减”决策,保持理性、保持科学,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教育问题。
建议包括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整体推进“双减”
本次全国两会,刘希娅提交了十多份关于“双减”的建议,呼吁从体制机制层面,持续跟进保障“双减”落地。
首先,要确保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在不伤害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底线之上。然后,进一步完善考试机制,改变命题模式。刘希娅举例说,九龙坡区对此做了探索,改变对孩子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成绩不再是刷题能够刷出来的了”。
刘希娅认为,“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挑战升学环节政策的规范执行;挑战各区县考试命题是否从考记忆知识到考综合素养转变;挑战家长能否理性认识并接纳孩子的差异;更挑战学校和教师,是追求重负担换来分数,还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平均分和身心健康。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刘希娅还建议将“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工作”的表述,修改为“继续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减负提质工作”。
刘希娅解释,这是因为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涵盖高中,让不少家长对“双减”有顾虑——孩子还需要中考,且孩子们高中的学习负担也很重。为此,刘希娅呼吁在包括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整体地、一致地、连续地推进“双减”。
同时,“减负”离不开“提质”。孩子“减负”要建立在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家长充分理解配合、科学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情绪变化等。
“教育就是要有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有教无类的情怀。”刘希娅呼吁,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不仅是老师们的初心使命,也应是社会、家长们的理性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