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力。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
任职两年,带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性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品牌;助力脱贫攻坚,带动8700户烟农增收1.1亿元;2019年至2020年企业上缴税收253.8亿元,投入资金5200万元开展助学助残等……
2021年12月27日,因作出突出贡献,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张力荣获2019—2020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张力说,他来到重庆的日子是1月13日,履职是14日,因此,他跟重庆有着“一生一世”(1314谐音)的缘分。
实施三大战略 扭转企业经营低迷局面
2019年,重庆中烟面临着众多困难。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中烟企业,产能产量不够足,品牌影响力不够大,企业凝聚力不够强。用老员工的话来说,当时企业正处于爬坡上坎、困难重重的阶段。
“以前出差来重庆,就很喜欢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能来重庆工作我很高兴。”2019年,作为安徽中烟副总的张力调任重庆中烟,面对困难重重的局面,他没有气馁,在经过一系列调研后,谋划实施了“追赶、集聚、数字化”三大战略,提出品牌“两步走”“翻两番”战略目标。
其中,把数字化提到战略层面,这在全行业是第一家。通过数字化赋能,重庆中烟从传统企业转型成为数字企业,智能化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重庆中烟涪陵卷烟厂就新建了智能化工厂,制丝车间、卷包车间、动力车间等每个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张力的带领下,重庆中烟扭转了企业经营低迷、产销不畅的被动局面,连续两年实现税利、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两年累计上缴税收253.8亿元,增幅均超过20%,为重庆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设基地单元 让烟农持续稳定增收
近日,在重庆中烟酉阳李溪烟叶基地单元烟叶收购站,村民陈云刚交售完烟叶,看到售烟单上的数字,脸上露出了笑容。
“还是K326品种烟叶好卖,那些生产技术很管用,种出的烟叶质量好、价格高。”陈云信心满满地说,“我种了120亩烟叶,预计可收入50多万元。”
现在,陈云家里的楼房换了新貌,还买了车。“我算了算收入,种烟叶不比外出打工做生意、当小老板差,关键是一家人还能在一起,照顾老小,这对我来说也算是理想的生活了。”陈云说。
过去,由于品种、技术等原因,重庆烟农种植的烟叶总体质量不高,与重庆中烟品牌需求适配度不高,烟农持续增收困难。
张力来到重庆后,除了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对于产业链前端的烟叶种植业非常上心。
在他的推动下,各地开始陆续建立起烟叶基地单元,实行技术全程帮扶,通过订单式种植,让村民种植符合重庆烟草需求的高质量烟叶,并全数收购。为确保基地单元的良好运作,他监督制定了科技帮扶措施,准备救灾减灾捐赠资金、烟叶收购专项资金,确保烟农种出好烟叶,卖出好价钱。
目前,重庆中烟与重庆市烟草公司紧密合作,先后在酉阳、彭水、涪陵、武隆、石柱等地建立烟叶基地单元,重点打造重庆K326种植带,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收购烟叶25万担,带动12个区县8700户烟农增收1.1亿元,实现了基地单元烟农持续稳定增收。
专注公益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和抗疫
“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张力说。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重庆中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任务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助脱贫和乡村振兴,扎扎实实做公益,维护“责任烟草”形象,体现国有企业担当。
在脱贫攻坚战中,企业结对帮扶5个村,企业领导成员每人联系一户,定期走访、现场调研,为帮扶村确立产业发展思路,对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张力自己也坚持定期前往对口扶贫帮扶点——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目前,重庆中烟已累计投入数千万元,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党群扶贫等方式,有力地改善了当地民生设施、增加了村民收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张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企业捐款500多万元,还捐助大量医疗物资,助力抗疫,充分彰显了企业的责任担当。
特别是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刻,他组织了“重庆中烟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装隔离护栏,为对口帮扶的黔江区长春村送去防疫物资,为南岸区卫生环境整治贡献力量。
在重庆已经生活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张力说,自己早已深深爱上这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我就是一名‘新重庆人’,我愿为重庆发展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