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宣传片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元宇宙:新兴赛道还是资本画饼背景摘要彰显中医特色 打造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第01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冬奥宣传片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元宇宙:新兴赛道还是资本画饼
背景摘要
彰显中医特色 打造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区中医院
彰显中医特色 打造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授旗授牌

    为骨伤患者实施中医正骨疗法

  12月18日上午,永川区龙马大道与凤凰一路交汇处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20多名人员伤亡,永川区中医院急诊医生、护士带着抢救器械、药品立即赶往事发现场展开救援,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的60名救援人员火速集结……

  这是一次车祸应急抢救的演练,也是永川区中医院彰显中医特色,打造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一个缩影。

  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如何彰显中医特色?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应急演练如何彰显中医优势?永川区中医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据悉,永川区中医院是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中医院,是全国33个医院里唯一一家区县中医院。

  以练备战

  提升中医应急软实力

  12月18日,“2021年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演练”现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先后派出8辆救护车、80余名队员出诊,搭建处置部、放置抢救床、准备抢救器械及物品、开通绿色通道……救援人员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对伤亡人员按绿、黄、红、黑(死亡)四级作出标识,由红、黄、绿三色顺序依次展开救治。经过紧急救援,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抢救和处置,并陆续送至现场急救基地各处置室进行抢救。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对本次演练点评道:“演练过程规范,中西医结合,现场医护人员技术熟练,指挥系统畅通。”

  永川区中医院院长毛得宏表示,本次演练,实现了垫江、铜梁、九龙坡、江津、潼南、永川等地医务人员联动,全力挽救伤员生命的目标。接下来,医院会更加注重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其野外生存能力;增加演练形式,多元化、全方位展现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演练过程;提升救援人员的中医急救技术,随时配备膏丹丸散等中医急救药,形成中西医互补的特色紧急救援方案。

  副院长李国俊介绍,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是以中医骨伤、外科(普外、胸外、脑外等)、皮肤、五官、急诊、重症、麻醉等中医医院专业医护人员为主,同时纳入本省(区、市)中医药系统相关领域和专业的高水平专家以及本省(区、市)定点医院有关专家,由国家和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共同建设管理、统一指挥,参与重大及其他需要响应的突发事件现场卫生应急救治的专业中医医疗队伍。

  精进不止

  激发应急队伍内驱力

  永川区中医院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断革新改进,切实提高实战处突能力。重管理、强培训,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总体要求,从组织架构、职责任务、现场救治、院内收治的场所设置等方面进行管理培训。

  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职责任务。医院应急救援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成立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救治小组;制定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和各类事件应急技术方案,做好技术、设备、物资、信息等应急储备保障,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承担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落实现场救治,强化院内收治的场所设置。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检伤分类、现场救治、后勤保障等能力建设,做好二次检伤分流、应急机动床位、应急手术室、紧急救治设备的准备;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检验中心、后勤保障等部门人员,具备对30人同时进行检伤和急救处理的能力。

  中西融合

  打造重庆中医急救新内核

  中医急救疗法在紧急救援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种紧急救援中都曾有过非常积极的表现。

  2008年5月18日晚,19名汶川地震中的伤员被送至永川区中医院接受救治,其中多名伤员骨折、软组织挫伤、情绪异常波动,专家组立即制定了详实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清创缝合时,医护人员以针灸疗法缓解伤员疼痛,改善其关节活动功能,达到消肿、镇痛的目的。为伤员制定个性化药膳食疗方,药借食力,食助药威,加速伤员康复。

  疫情期间,永川区中医院选派了3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援鄂和市内集中定点救援工作,并充分发挥中医药战“疫”的独特作用,为疫情防控注入永川力量。其中,1名中医专家作为市级定点医疗救治医院中医治疗专家组组长,全程参与新冠市级诊疗方案制定和临床救治工作,参与救治确诊和无症状感染患者百余名,亮出了永川中医名片。

  为担负起渝西片区医疗中心的职能职责,永川区中医院曾组建化学中毒卫生应急救治队、区域应急救治队,配备负压救护车、移动影像设备、应急背囊等急诊急救设备,多次参与渝西地区、四川、贵州等地森林火灾医疗救援、化工厂有害物质泄漏救援、金山沟煤矿塌方紧急救援等任务。

  救援过程中,除利用配备的专业救援物资、设备及药品外,医护人员还充分发挥中医在应急治疗骨伤、脑病等疾病方面的独到优势,带上了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独具中医特色的小夹板、消肿止酊、益气化瘀汤、肩舒胶囊等院内制剂,形成中西医互补的特色紧急救援方案。

  凝心聚力

  夯实群众健康网格

  自1951年建院以来,永川区中医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充分发挥医疗救援队的中医优势特色,在临床疗效、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建章立制。高度重视卫生应急救治工作,认真落实完成卫生应急救治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卫生应急救治工作预案,强化防控措施,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反应机制,为永川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注入新能量、增添新动力。

  中西融合,走出应急救援新优势。毛得宏表示,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应急病房、应急手术室建设,强化急救物资储备,完成远程医疗会诊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市内或跨省大型联合演练;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水平及批量伤员转运能力,提升全市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专业人才的储备;切实提高中医药应急和救治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的紧急医学救援优势,筑牢应急救援的坚实屏障。

  据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如今,一系列荣誉加身的永川区中医院历经70余年的发展,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屡次提速、弯道超车。开展应急演练、奔走在救援一线、提升区域救援水平……作为渝西地区最早一批创立“三甲”的中医院,永川区中医院担当起国家级中医应急救援任务,驰骋在特色中医紧急救援的道路上,全面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姚正芳 蒋小梅/摄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