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李媛媛 |
日前,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一石激起千层浪。缘由是其规定不得出现在短视频中的内容包括:“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新规一出,高校学子对此表达了不同看法,本报对此进行了摘编。
对未经授权的短视频剪辑要“重拳出击”
李佳敏
受利益驱使,这些违规短视频在网络世界里大量产生,未经授权的“剪刀手”们确实侵犯了原创者们的著作权。如何应对这种广泛存在的侵权行为,新规给出了答案。正所谓“削株掘根”“枯本竭源”,严厉打击违规剪辑短视频的生产源头是有效治理的第一步。
众所周知,著作权属民事诉讼的范畴,法院遵循“不告不理”原则,而“剪刀手”们基数庞大,这意味着原创者们维权难度大,举证责任重,也就无法从现实层面真正实现对原创们著作权的保护。新规定明确了短视频内容不得有“未经授权的视听节目及片段”,正“断其根”“竭其源”,给予了意欲触碰法律红线的“剪刀手”们一记“棒喝”。
网络短视频作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娱乐形式,不该出现践踏他人合法权益、亵渎法律尊严的现象,要坚决抵制此类“害群之马”。对于网络短视频行业而言,放任此类违规短视频继续存在是养痈遗患,而从生产源头和传播渠道两方面扼住其生存的“咽喉”,做到对法律治理的有效补充,才能继续在视频剪辑的“康庄大道”上走下去。(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
保护原创,莫把剪辑“一禁了之”
周润哲
对现有影视作品剪辑加工后发布,是许多短视频平台内容生产者的常见操作。出台保护版权的严格规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行为,是维护清朗网络视听空间的应有之义。然而,除去那些试图牟利的不法分子,也有基于原作加上自己的想法和技术的剪辑者。他们带来了一批观众喜爱的优质作品。若把剪辑一禁了之,就误伤了这类作者。
剪辑者若要一一联系剧方取得授权,个人成本便大大增加,绝大多数优质剪辑作品将从此销声匿迹。相比之下,高质量原创短视频则要求专业团队和更高的技术门槛,亦非个人所能企及。若只是违规剪辑被“一棍子打死”而短视频市场盈利的规则未变,随之而来的更可能是想分一杯羹的低创浪潮。
严格的版权保护本为激励更多有价值的原创,但不能让它变成另一批潜在优质作品的障碍。绝对的保护即是绝对的桎梏,在保护中相对的自由更符合创作的本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剧方和剪辑者能各取所需,既保护剧方的知识产权,打击不法侵权行为;也给剪辑者留下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带来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剪辑作品。(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