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度肯定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强调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作为百年大党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反映出我们党对自身发展历史的认识和总结达到了新高度,对自身性质宗旨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对自身精神谱系的领悟和阐释达到了新高度,蕴含着真理追求的理论力量、精神追求的价值力量、道路追求的实践力量,成为激励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新动能。
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真理的火炬,始终照亮着前行的方向。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层面的高度概括,彰显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思想特质和理论特质,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全体共产党员理论素养的要求。纵观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近80年的艰难探索实践表明,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农民平均主义思想、戊戌变法的改良主义、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以及民主共和思想、自由平等学说、宪政主义等,都救不了中国。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我们党的先驱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感受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共产党人的理论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正确理解和全面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践行初心,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担当使命,就是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呈现,体现的是我们党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优势,蕴含着人民立场的价值原点、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我们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黑暗境地。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党的先驱们苦苦求索,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光荣梦想。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把民族复兴的使命扛在肩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素养,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标先进典型,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知,时刻坚定政治方向、落实政治任务、强化政治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断增强斗争素养。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要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这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精神层面的高度概括,是对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与顽强意志,蕴含着我们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到抗洪、抗震、抗疫,我们党领导的许多伟大斗争都有一个“抗”字。敌人也好,灾难也罢,没有什么让共产党屈服过。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共产党人的斗争素养,树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导向,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不断提高防范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夯实永远奋斗的信仰基石,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政治品格发扬光大,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断锤炼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这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价值层面的高度概括,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彰显了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险磨难,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党的一大纲领规定,党员的条件是承认党的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党的八大第一次将对党忠诚老实写入党章;党的十二大在党章中增加了言行一致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党的十九大在党章中规定党的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老实,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们始终如一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其政治责任的庄重承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共产党人的忠诚素养,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