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复旦中学智慧课堂应用经验交流会 |
 |
渝中区智慧教育精准教学示范课现场 |
“要用新的思维和心态面对‘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推进学校深层次变革。”重庆复旦中学校长王兵认为,基层学校要答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不仅要利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新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难点,还要充分遵循教学规律与办学实际,让智慧教育“个性而富有生命力”。
重庆复旦中学作为我市最早开始教育信息化改革,探索智慧课堂应用的市级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校之一,2016年就开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之路。5年来,学校基于“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的创新探索,不断驱动传统教学方式转型,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复旦特色的教育变革之路。
个性化学习
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每周一测、错题整理、错误分析、精准讲评、个性推题……不同于传统的“题海战术”,在复旦中学竹园高中部,学生人手一份的《个性化学习手册》,通过对知识薄弱点的智能化分析和针对性辅导,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个性化学习手册》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节省了大量整理错题本的时间,也减少了教师在统计中的工作量,极大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高一年级组长张津玮说。
这是复旦中学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年级开展的个性化学习的探索和试点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2020年,学校竹园校区实现了5年间重本率从65%到85%的跃升,成为在疫情影响下全区高考重本率正增长的学校。
喜人成果的背后,是复旦中学在智慧教育领域敢为人先的尝试和坚持不懈的探索。
早在2016年,复旦中学智慧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制定了“复旦中学智慧教育5年发展规划”,在全校推进智慧教育的探索和试点;2017年,学校提出“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的教育改革目标;2018年,成立西南地区首家“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以数据驱动教学教研精准化,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改革的过程,也是我们在不断试错中进步的过程。”学校信息中心主任郭路表示,“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智慧教育不能成为单纯依赖新技术的教育,学校在推进智能技术应用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育人目标’,那就是通过智慧教育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如何在应用新技术的基础上,让智慧教育更贴合复旦师生的学情实际?
近5年来,学校围绕“智慧课堂”和“精准教学”两大主题,在初中年级通过智慧课堂的深度应用,打造高效课堂;在高中年级推进校本个性化学习手册的应用,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以大数据教研中心为载体,采用学科先行、逐步推进的策略,依托数据分析,进行精准靶向教学,重庆复旦中学探索智能技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师生减负,因材施教的愿景在复旦中学成为了现实。
智慧化教学
打造与时俱进的精英之师
好教师成就好教育,智慧教育更需教师智慧。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从而优化课堂环节的实施?
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一课时,教师田永华巧妙运用抖音视频、图文PPT等技术媒介,构建以平板电子教材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平板拍照记录实验过程中过程性生成性资料,通过对比讲评功能整合现场展示分析,在直观中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将知识点真正内化于心。
没有传统的枯燥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化有形技术为无形的信息化教学……复旦中学初中物理智慧课堂上的这一幕,充分体现出该校教师专业的教学水平与扎实的信息技术素养。
2016年至今,以“学科融合创新应用和高效课堂”为目标,复旦中学初中智慧课堂的探索卓有成效:每个年级开设4-6个实验班,从提升教师信息化与学科融合能力为抓手,落实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应用,同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样态。各学科成立智慧课堂项目式学习小组,以课题研究为导向,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
梯队建设方面,复旦中学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教学种子教师培养计划”,作为学校智慧教育启动的“拓路者”。通过学科能力强、具有一定信息化能力的教师组建的“第一梯队种子教师”,以校企培训、教研组磨课等形式进行“老带新”,形成全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梯队发展、整体提升的良性循环。
教研改革方面,学校全面推进以数据驱动下的“主题式教研”,要求各学科组“教研有主题、数据找问题、问题有措施”,推动教师“会看数据、会用数据、会找问题”。利用好学情数据的价值,实现由经验教学到精准教学的转变。鼓励老师利用过程性数据构建的学情画像积极实施个性化教学,开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实现由经验教学到精准教学的转变。
“在学校的培养下,我打消了一开始的疑虑,从‘电脑小白’成长为如今的‘技术熟手’。大数据应用的便捷,切实体现在了日常教学中,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吴红梅说道。
如今,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发挥出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作用,让传统课堂发生结构性变化:大数据精准课堂、智能平板智慧课堂、名师网络课堂“复旦星课堂”,这些未来课堂形态在复旦中学日趋成熟。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智慧教育峰会、主题论坛、区级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等20多场活动,全国250多所学校到校观摩和交流。智慧教育的“复旦实践”,正在将示范引领的影响辐射到更宽更广的地方。
智慧名片》》
智慧校园——重庆复旦中学
信息化特色:以“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的常态化应用为基础,着力于通过智慧课堂的深度应用、以大数据智能化驱动传统教学方式转型探索新技术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
相关荣誉: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校,重庆市最早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应用学校,建成西南地区首家“大数据教研中心”,渝中区“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试点学校;获选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智慧课堂·精准教学深化与应用研究》;重庆市教育改革项目《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等。
何霜 姚兰 刘洋 图片由重庆复旦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