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文学书写更有挑战性邓颖超:继续的有千百万的抗敌勇士让我们一起守卫“优雅”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看到震撼的时代
第005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历史的文学书写更有挑战性
邓颖超:继续的有千百万的抗敌勇士
让我们一起守卫“优雅”
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看到震撼的时代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的文学书写更有挑战性
——“红色三部曲”创作札记
李乔亚

  《磐石》这部历时一年半采访、架构、写作的长篇小说,可以视作我之前的另一部长篇《铁血七曜》的姐妹篇。

  两书都是以原川东地区的革命斗争为题材,但《铁血七曜》仅仅截取解放战争中后期的时间片断,和川东游击纵队所辖之七南支队的局部战斗;而《磐石》则是以宏大叙事的视野和建构,跨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全景式叙写云阳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并全方位地再现整个川东游击纵队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

  在搜集历史资料和深入实地采访之中,我发现,在三峡地区点燃革命火种并一直顽强地坚持斗争的先行者们,大都是出身优越的富有人家的子弟。

  这些充满火热情愫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原本拥有让世人羡慕甚至嫉妒的物质生活与社会地位。但他们毅然选择了另一种生命价值取向,虽然早就明白等待着他们的,很可能是挫折、失败、艰困、囹圄,及至流血牺牲,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做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自觉的革命战士。

  而这种选择,他们也大都经历了茫然的徘徊、痛苦的探寻,才最终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方向,所以他们是那样坚定地忠诚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他们是那样深刻地铭记着奋斗的初心使命。

  重温他们的人生轨迹,体悟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性格特质,叙写他们的悲欢离合,演绎他们的传奇故事……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常常唏嘘感叹,甚而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大写的人,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我前后写就《最后的58天》《铁血七曜》《磐石》三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共同构成了“红色三部曲”,自忖或许应该围绕这一题材的创作做点小结。

  第一,它是历史的文学书写。

  虽然取材于历史,但并非纯粹的历史读本。它是以文化的视角与艺术的形式,去观照并再现历史,“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应为其写作要旨。其间,严谨的叙史与灵动的演绎须娴熟地无缝衔接。

  第二,它是文学的历史回望。

  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它所描绘的并非仅仅是作家审美视野中完全虚构的社会与人生情态。它应是在合理想像巧妙聚合的艺术情思中,对历史作热忱而又冷峻、忠实而又辩证的回顾与呈现,并在旧昔时空的遨游中有所感悟和洞见。

  第三,它是以“革命”为鲜明标签的产物。

  历史题材冠以“革命”定语,这就要求“革命”二字须成为作家的创作自觉。尽管作为文学作品,艺术规律必须遵循,文学特质必须凸显,但其价值取向、评判态度等原则亦必须恪守。

  所以,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较之纯文学创作,无疑更具挑战性。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