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庆元素”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沁园春·雪》在重庆首次公之于世一级文物《毛泽东的谈话》文稿见证重庆谈判叶挺在囚室写下豪气万丈的《囚诗》这对花瓶寓意三峡库区前程似锦《新华日报》印刷机打响看不见硝烟的宣传战这组展品讲述百万三峡移民背后的故事再现渝企全力生产防疫物资抗击“非典”场景
第0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些“重庆元素”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沁园春·雪》在重庆首次公之于世
一级文物《毛泽东的谈话》文稿见证重庆谈判
叶挺在囚室写下豪气万丈的《囚诗》
这对花瓶寓意三峡库区前程似锦
《新华日报》印刷机打响看不见硝烟的宣传战
这组展品讲述百万三峡移民背后的故事
再现渝企全力生产防疫物资抗击“非典”场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挺在囚室写下豪气万丈的《囚诗》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展览中,1942年叶挺写于重庆“中美合作所”囚室的《囚诗》手稿亮相。6月25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厉华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说,这首豪气万丈、响彻云霄的《囚诗》影响甚广,郭沫若曾评价,“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发动皖南事变,叶挺在谈判时被扣。在被关押期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展现了一个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厉华表示,我们要向叶挺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展览上还有一张名为《学生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雕塑前参观》的图片。图中,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向英雄致敬,深切缅怀英烈,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报效国家。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