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马善祥是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他扎根基层三十多年,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为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工作。
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法院全面设立“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其目的就是要整合驻院调解力量,让驻院调解队伍更加充实、诉调对接机制更加健全、信息化应用更加充分、解纷效果更加突出,逐步形成诉前化解案件量、调解成功率、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上升,诉至法院的民事一审案件量、重点领域类型化案件量下降的总趋势。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市高法院还将优化充实多元解纷力量,继续通过选聘在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理论建树的人员担任“多元解纷业务专家”,在驻院调解组织和建立了对接关系的调解组织中开展“金牌调解组织”“金牌调解员”评选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汇聚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的强大合力。
沙坪坝区:
今年将开工并完成
7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新立社区惠民苑小区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区,小区内干净整洁的环境、温馨和谐的生活气息,让居民们颇有幸福感。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小区半年前可不是这样。”居民刘先碧谈起小区的变化,一脸满足,“以前道路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天没法过路。现在,不光把路修好了,下水道也进行了清淤,就连墙体都统一粉刷了,里里外外彻底变了样!”
惠民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覃家岗片区最老的小区之一。300多人居住在6栋矮楼里,一半是老年人、一半是租户。
采访中,居民们七嘴八舌道出了半年来小区的“72变”:树木修枝、地面硬化、化粪池整治、墙面粉刷、围墙修补、楼道清理、阻燃雨棚更换、体育设施和休闲桌椅添置……
“老旧小区改造不容易,众口难调,我们按照‘先易后难’的程序一步一步实施。”覃家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如文体设施添置、路面硬化修补、树木修剪、消防设施改造;其次环境卫生品质提升,将老旧小区公共清扫纳入街道整体环卫服务保障之内;下一步街道还将引入物业公司或实行小区自治模式,推动老旧小区的管理良性化、长效化。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沙坪坝区今年要干好“四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经过摸排,沙坪坝区有300余个老旧小区,共600余万平方米需要进行改造提升。该区决定,今年开工并完成7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像惠民苑小区一样,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正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