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确保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多省(区)展厅将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市政府召开第142次常务会议老中青党员走心“走新”学党史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消防工作调研
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
确保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
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省(区)展厅将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
市政府召开第142次常务会议
老中青党员走心“走新”学党史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消防工作调研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中青党员走心“走新”学党史

  (上接1版)

  今年79岁的何官元,是西南铝的退休职工,党龄已有56年。退休后,他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泥壁村,开始自己的记录学习生涯。每次大小会议他都原文记录,笔记本抄不下了就找硬壳纸抄,至今已坚持18年。

  一盏台灯、一张小桌,满头白发的何老正在抄写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桌上堆放着他多年积累的笔记本,这些本子有薄有厚,甚至还有用学生本装订的。

  “虽然思维已赶不上年轻人,但我能通过学习了解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随手拿起一本笔记,何官元都可以“如数家珍”,笔记本上记着从党史学习教育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现在村里召开支部会议,他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仍会准时出席,并且认真做好记录,“光在会上听一遍学不深入,要把重要材料拿回来抄下来,久记不如沾墨嘛!”

  给听众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

  “中国共产党是哪年成立的?璧山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又是谁?”5月20日,一场院坝会在璧山区大路街道新房村举行,来自该区“小城故事”宣讲队正在讲述当地首个共产党员的故事。

  “张世莪出生在原璧山县城东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转为中共党员。受党组织指派进入城南乡大岚村国民学校教书,以校长职务掩护开展党的宣传活动,成为在璧山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的第一名共产党员……”宣讲队成员黄林从党的成立延伸至党员张世莪的故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了在场观众。

  黄林是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还是该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小城故事”宣讲队的骨干。他开专栏、编纂党史书籍,讲遍了当地机关、社区和镇街,以接地气的宣讲风格受到群众喜爱。

  “给听众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自己学懂弄通,才能讲给老百姓听。”黄林每天坚持读原著学原文。目前,他已学完《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十多本党史书籍。

  为了深入研究党史,黄林对自己不能完全把握的史实,都会多方查阅资料核实。同时,他不断尝试创新各种方式,带动群众学好党史。针对学生,他多以讲红色故事来宣传共产党人勇于奉献牺牲的精神;对于社区群众,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互动式讲述……黄林还编纂了红色读物《永恒的铭记——璧山红色故事选编》等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30余期课件。

  “学史如痴”从自学到领学

  5月31日,在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杨怡和几位同学正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并不时记下其中的经典语录。

  两年前,杨怡考入西南大学,成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党史。因痴迷专业学习,同学们都说她“学史如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一名思政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系统学好党的历史。”杨怡每天坚持到图书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名篇,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选集》,从《邓小平文集》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都认真研读。

  杨怡还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党史,并利用周末与同学一起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王朴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场所实地实境学习。

  作为党员,杨怡还走出校园,将所学党史传播给更多人。今年,她成为西南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成员,先后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党史宣讲20余次。

  杨怡说,在学习践行党史过程中,自己也树立起人生前行的航标,“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始终牢记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为国家建设接续奋斗。”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