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刘一叶)5月28日,重庆市杂文学会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研讨会在渝举行,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杂文的认识和看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重庆杂文作家的作品具有敏锐而独到的视角,敢于直面问题,针砭时弊,具有一定的思想表现力和感染力。专家们还分享了不少对于重庆杂文创作发展的建议和看法。有专家提出,要想写好杂文,积累型读书能够潜在地影响写作者的思考、逻辑与表达,进而加深杂文写作的深度与厚度。
杂文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杂文需讲究文词文意、修辞手法、破题结尾,乃至引经据典,表现手法,写作特点等。”重庆市杂文学会会长刘集贤认为,虽然杂文在多个特征上表现出了“杂”的特点,但还是需在“文”中下功夫。
“杂文兼容思想文化、读者喜闻乐见等特殊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杂文作者和杂文作品要多向互联网转向,用有思想、有深度的犀利的文笔写出社会的现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当下,杂文作者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杂文创作过程中,把战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写出大众认可的杂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