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实”德育品牌突出“党建+”特色 谱写育人新篇章
第028版:重庆职教 大有可为
上一版   
构建“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实”德育品牌
突出“党建+”特色 谱写育人新篇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突出“党建+”特色 谱写育人新篇章

    学生成人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培育单位,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始终与时代的脚步同频共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深化立德树人、内涵提质、服务社会,走好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路,以党的建设引领职教事业高水平发展。

  党建+队伍建设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近日,一场学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活动在巫山职教中心圆满举行。“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会上,校长罗平对大会精神作出解读,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如何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进行部署。

  深刻的学习过程,让在场教师士气振奋,反响热烈。教师颜学华表示,自己深感作为职教人的责任与使命,未来要在广阔的职教大舞台更加积极作为,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

  积极传达党的精神,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此类活动在巫山职教中心早已屡见不鲜。

  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为抓手,开展“风清气正”党员论坛、“不忘初心”主题党课、“争先创优”示范活动、“固本强基”支部建设、“以案四说”廉政教育、“支部联建”共遏疫情等系列活动,强化党的建设,夯实管党治党责任,为党组织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尤为重视凝聚起党员教师的力量,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开展“三亮”活动,打造名师团队,树起先锋模范。

  “青蓝工程”、“领雁计划”、送教下乡、支部共建……如今,科学的体系构建、丰富的活动组织,正在让学校的党员团队焕发着生机活力。近年来,学校党群团组织分别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先进女职工组织”、“五一巾帼标兵岗”、“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集体“二等奖”,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全国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巫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内涵发展

  打好职教改革“质量牌”

  走进巫山职教中心,多样化的专业设置、功能齐全的实训场地、实用一流的设施设备……校园里,现代化的办学环境与浓厚的育人氛围让人印象深刻。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巫山职教中心的办学质量从办学基础上就可见一斑:50000平方米的实训场所,80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59个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11个,双基地1个,市级小微企业孵化基地1个,重庆市中职学校“众创空间”1个,从根本上保障了学生技能实训需要。

  优质的并非只有环境。近年来,学校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形成了中高职有机衔接、升学就业融合发展,学历与培训双轨并进的高水平办学格局。

  围绕市场需求,学校强化专业建设,增设了新能源汽车、3D打印、电子商务3个专业,打造了以新能源汽车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等专业为支撑的高水平现代汽车运用与服务专业群,让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

  教育教学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探索实践了“四精、五育、六措施”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同时积极推动“三教”改革,在“分层式、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全员选修、走班选课”和“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动、课证融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5年来,10个专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了“3+2”,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4个;培养中职学历教育学生3678名,就业率98%以上,2097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升学率在97%以上;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市级以上等级奖57项……

  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巫山职教中心正笃行在高水平发展的特色办学路上,以沉甸甸的实绩向社会交出满意的育人答卷。

  党建+社会服务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职教力量

  每逢双休日,总有一群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巫山县双龙镇的村民家中,他们跨越崎岖的山路,不辞辛苦,走村串户,用职教人的专业精神为当地村民带去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和生活上的帮扶,把温暖的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他们就是巫山职教中心的党员、教师。7个分队,46个工作小组,在过去的无数个日夜里,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肩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用一对一、手把手的帮扶,助力一个原本深度贫困的乡镇走上致富的道路。

  “职业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弯下腰来,脚踏实地地发挥职教的力量,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赋能。”这是巫山职教中心的办学思考,也是学校多年来行动的真实写照。

  不仅是教师帮扶,学校还通过积极探索“校村共建”试点、电商人才培训、建立孵化基地、打造“巫山建工”“巫山缝纫”“巫山驾修”品牌等方式,为脱贫攻坚贡献职教力量。结合县域产业发展需要,学校还依托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阵地,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供给,引领农民转产变工人、创业变老板,彰显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社会效益。

  不仅是面向正常人群,学校还把目光关注到残疾人身上。近年来,巫山职教中心与巫山特殊学校开展校校合作,陆续接纳特校送来的特殊学生,单独组班,让他们学习技能,将“职教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截至目前,学校在7个贫困村共建“乡村旅游校村共建示范点”12个、“校村互动”实训基地6个,脆李、柑橘等种植示范基地6个,创建学生创新创业中心1个,指导毕业学生创建企业2家,助推32家农家乐、65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完成各类社会培训28111人次,创造1178.1656万元产值;组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15406人次;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孵化企业127家,创造就业岗位1089个。

  巫山县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服务中心是巫山县委县政府投资5805万元打造的集“产、学、训、研、输、引”六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辐射中心,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生产型实训基地、成立巫山乡村振兴学院,该中心必将成为增强巫山中职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贡献率的又一个强大助推器和动力源。

  展望未来,巫山职教中心将始终以服务企业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用行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职教篇章。

  罗平 颜学华 刘洋 图片由巫山县职教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