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沙县小吃到柳州螺蛳粉的启示地方立法为市场主体减负“护航”对标对表目标要求 有力有序推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双循环”大市场重庆一季度合同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48.32%政务简报学习先进典型 汲取奋进力量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从沙县小吃到柳州螺蛳粉的启示
地方立法为市场主体减负“护航”
对标对表目标要求 有力有序推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
“双循环”大市场
重庆一季度合同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48.32%
政务简报
学习先进典型 汲取奋进力量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从沙县小吃到柳州螺蛳粉的启示

张燕

  民以食为天。小吃,是清晨的热气,是夜晚的喧嚣,抚慰着人心,定义着生活,塑造着城市。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他语重心长地说:“小米粉大产业,做到这么大很不容易。”不久前,总书记还前往福建沙县夏茂镇俞邦村,为沙县小吃支招,鼓励大家“再领风骚”。从沙县小吃到柳州螺蛳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餐饮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吃很小,“溢出”效应却很大。一碗来自舌尖上的“智慧发明”,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发展全链产业,还能打造城市名片。如今,沙县小吃走上了标准化、产业化、连锁化、数字化之路,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柳州螺蛳粉积极引导品牌文化创新,从“小作坊”走向了“工业园”……过去,一个小吃店背后就是一家人的生计;如今,一份美食背后就是一座城市的奋斗史。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美食中的文化属性愈加凸显,产业驱动愈加强劲,小吃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汗水活到技术活,点“食”成金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柳州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标准体系、搭乘互联网快车、塑造文化属性等措施,将螺蛳粉打造成为颇具规模与发展潜力的产业;沙县更是成立沙县小吃集团,从帮扶支持、加强培训,到推进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坚持把小吃业当作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以美食为媒,推动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进而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小吃业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柳州螺蛳粉的“爆红”,对重庆也颇有启示。螺蛳粉的发展正是借鉴了制造业转型的思维,在实现规模化的基础上,借力数字化、智能化,扩大规模、提升效率,把地域特色变成标准化产品。目前,重庆小面产业年产值已达400亿元。未来,要继续把这样的“工业思维”根植于发展的基因中,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小面行业抱团发展,进一步补链成群,提升重庆小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吃火了,腰包鼓了,乡村振兴有底气,城市发展有动力。从沙县小吃到螺蛳粉,再到重庆小面,把小吃店做成大产业,离不开每一个人奋斗的汗水,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精心呵护与培育。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我们就一定能做大做强舌尖上的“城市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