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巴文化大联展探秘“巴人迷踪”劳尔·卡斯特罗宣布卸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香港特区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花滑中国杯赛第三次“花落”重庆他们是村民心中的“当家人”楼市热点不断,平稳发展怎么实现
第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国首次巴文化大联展探秘“巴人迷踪”
劳尔·卡斯特罗宣布卸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香港特区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
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花滑中国杯赛第三次“花落”重庆
他们是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楼市热点不断,平稳发展怎么实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是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上接1版)

  “把这些事做成,看到村子变了样,村民富了,我就觉得一切都值。”5年前,黄朝林不顾家人反对,打起背包,从城市回到农村,当起了村干部。

  2017年,黄朝林在一次走访时发现,灯盏农业社7户老百姓的房屋已经成了危房,其中有3户还是贫困户。“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想办法尽快让老百姓搬出去。”

  要让老百姓搬出危房,就必须先建新房。可建新房的钱从何而来?

  为此,黄朝林不顾爱人反对,卖了重庆主城的房子垫资为群众建房。

  在黄朝林的带领下,经过几年发展,村里的花椒、板栗、黄连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今年以来,全村利用电商平台已累计销售农副产品超过300万元。老百姓的钱包一天天鼓起来,香房村终于“香”了。

  无独有偶,在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为基层干部代表发言的田旦,同样是一名退伍军人。

  2016年至今,退伍后的田旦担任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街道白杨社区党支部书记。他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一腔对乡土的热爱、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集体经济发展,带领全社区成功实现脱贫。

  心系乡亲

  甘当脱贫攻坚“铺路石”

  4月17日一早,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益乡中堆村党支部书记王顺明就出现在了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前些天播种了前胡,我来看看出苗的情况。”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堆人,他以身作则、坚持原则,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拥戴。

  前几年,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还在中堆村小范围内存在。

  在一次群众院坝会上,王顺明的哥哥马世福也写了贫困户申请书。了解哥哥家的情况是不符合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标准后,王顺明当着所有人的面,拒绝了哥哥的申请。

  “王书记连亲哥哥的面子都不给,工作上公平公正,我们相信支持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不少村民仍会竖起大拇指,为王顺明点赞。

  面对中堆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等情况,王顺明抓住全县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好机遇,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并以村集体名义注册了土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1200余亩脆红李产业和200亩中药材(前胡和桔梗)产业,不断提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户均增收至少3000元。

  4月15日,在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基层干部中,有不少像王顺明这样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心系乡亲,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甘当脱贫攻坚的“铺路石”,带领着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万州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坐落在鸿凤山脚下,与湖北恩施仅一河相隔,山高、坡陡,没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扶江仕立志要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产业,村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江仕和村干部们事先对药材生长习性和各村组风貌详情都摸清,经反复推敲验证、实地检测等方式,才最终确定了各类备种药材的“归宿”。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我这个岁数还在家里的,掰起手指头都数得过来。”28岁的村民扶永川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书记和驻村干部带着我们种金荞麦、茯苓等中药材,收入增加了不少。”

  如今,石坪村两大主导产业中,小水果基地有1000亩,中药材基地有1000亩,覆盖村民400余户,实现了家家门前有产业,户户参与有收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