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绘锦绣 沃野谱新曲武隆板桥村 生态旅游 老寨现新貌璧山大面坡村 清水养鱼 环保还增收垫江龙田村 整治环境 先进带后进
第004版:千年梦圆 接续奋斗——重庆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田畴绘锦绣 沃野谱新曲
武隆板桥村 生态旅游 老寨现新貌
璧山大面坡村 清水养鱼 环保还增收
垫江龙田村 整治环境 先进带后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例三
武隆板桥村 生态旅游 老寨现新貌

本报记者 左黎韵

    武隆区白马山茶产业基地。(受访者供图)

  4月5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武隆白马镇板桥村,泥妞农家乐老板戴会平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菜品、烧水。“中午有8桌客人订了位子要来吃饭,都是到附近踏青玩耍的游客。这两年,我们这里是越来越热闹了。”

  泥妞农家乐就在板桥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入口旁,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下个月,该示范点将正式开门迎客,而这个清明节假期,板桥村就已迎来了一波旅游小高峰,每天自驾前来的游客车辆在乡间公路排起了长龙。

  由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又毗邻武隆著名的避暑纳凉地——白马天尺坪景区,板桥村在多年前便决定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上寨老凉水井、美山、拓田三家农业公司,建设了老凉水上、中、下寨串珠式综合旅游观光中心。上寨以文旅融合为主,中寨主打“花经济”,下寨则发展农耕体验游。但没想到抱团发展还不到两年,三家公司中就有一家宣告破产,剩余两家也举步维艰。

  “没有游客,项目就赚不到钱,我们后续资金跟不上,好几次想放弃。”美山农业总经理王晓东坦言,不过,他们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不仅企业受困,老百姓也不满意。村民谢义禄将2亩多地流转给了公司,见玉米地变成了玫瑰园,却不挣钱,他多次向村干部抱怨:“种粮食还能填饱肚子,这玫瑰花种起也没得啥子成效,连流转费也发不起。”

  怎么办?当地干部在多次走访调研后,终于找到了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板桥村第一书记邓兴权告诉记者,2016年,他刚到板桥时,全村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村级硬化路,村组间也不通公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样的交通状况吓退了不少游客,也让企业和村民看不到前景。”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这两年,板桥村不仅修建了通往白马天尺坪景区的10公里油化路,将游客从天尺坪景区引流到板桥村,还新修了14公里社道公路。

  交通改善后,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谢义禄还主动申请在玫瑰基地务工挣钱。

  为吸引更多游客,2018年,村里又将上、中、下寨统一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并整合政策资金,着力完善区域配套设施。记者看到,示范区内,沿途农房被统一改造为“黄墙黛瓦”的板桥老寨风貌,还配套修建了步道、长廊、餐饮住宿等设施,过去的玫瑰园、荷塘、蔬菜基地等景点也全面升级。

  “土特产也成了俏货。”戴会平告诉记者,去年他从周边村民手中收购的土鸡就有1000多只,就连以前最不值钱的玉米棒子,煮熟后每个也能卖一元钱。

  依托生态旅游,板桥村人均年纯收入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两番。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