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经典抗战话剧排演工程新版抗战经典话剧《雾重庆》首演《雾重庆》缘何经久不衰?抗战话剧是重庆的文化宝藏老旧小区的“逆生长”5000余名网格员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第0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启动经典抗战话剧排演工程
新版抗战经典话剧《雾重庆》首演
《雾重庆》缘何经久不衰?
抗战话剧是重庆的文化宝藏
老旧小区的“逆生长”
5000余名网格员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年上演5版,一票难求赞不绝口成为“标配”——
《雾重庆》缘何经久不衰?

见习记者 刘一叶

  “当我坐在剧场里,看着舞台上又一代青年才俊在排演《雾重庆》,脑海中不时闪过院团几次重排《雾重庆》的场景。”近日,在重庆市话剧院排练厅看完2021版《雾重庆》首次联排后,国家一级导演、《雾重庆》表演指导戴克如是说。

  经典话剧《雾重庆》是抗战时期第一部深刻揭露国民党统治区黑暗现实的现实主义优秀剧作。重庆市话剧院将这部经典话剧重新搬上舞台,于4月5日抗建堂建成80周年之际在抗建堂剧场首演。这也是80年间《雾重庆》上演的第五个版本。这部话剧有怎样的特色?《雾重庆》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创造经典

  《雾重庆》抗战期间上演万人空巷

  五幕剧《雾重庆》原名为《鞭》,后更名为《雾重庆》,是知名剧作家宋之的的代表作。1940年12月26日,由中国万岁剧团排演、应云卫导演的《雾重庆》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首演。

  作为抗战时期第一部深刻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罪恶黑暗的现实主义优秀剧作,《雾重庆》首演时,盛况空前,购票者极其踊跃。甚至剧团不得不刊登这样的告示:“上午十时一定售票,请勿于晨六时前即往立等;已看过者请勿再看。”

  该剧没有直接宣讲抗战主题,而是真实地刻画了人们在战争时期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聚焦于战争状态下,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并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抗战与每个人及其生活的密切关联,这应该是《雾重庆》当时万人空巷最根本的原因。”戴克表示,初期的抗战话剧创作者受激烈的爱国情绪感染,往往用简单、直白的创作方式,塑造高大的人物形象,而《雾重庆》通过话剧的表现手法,对国民党统治的腐朽和黑暗作了尖锐批判,揭示出普通民众关心抗战、参与抗战的必要性,更能体现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性。

  演绎经典

  重庆市话剧院曾3次重排《雾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市话剧院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演《雾重庆》这部著名的抗战话剧,广受观众赞誉。

  1962年,重庆市话剧院第一次排演《雾重庆》,剧目一经推出,连演百余场,卖座不衰。“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农历大年三十除夕,红旗剧场从下午就开始有人排队,至晚上十点多钟时,我仗着那时人年轻,带了一张纸垫着坐,生生地排了一个通宵。”据老戏迷夏先生介绍,《雾重庆》正式演出时,常常是晚场还未散,观众就开始在抗建堂剧场门口排队等候第二天的戏票。“通宵排队为看话剧,且是除夕之夜,这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在我几十年的看剧生涯中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此后,重庆市话剧团于1979年、1989年分别复排《雾重庆》。1979年,进团10余年的戴克,与其他演员一起参与演出《雾重庆》,新老搭配的剧组,让戴克从老一辈重话人身上学习到了大量表演经验。“我当时被精湛的表演深深吸引。我明白这份精彩的背后,有演员们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老一批话剧工作者的倾囊相授。”戴克表示,例如在排演的过程中,导演徐九虎就以她抗战时期积累的话剧工作经验和所知所感,对剧中十几个人物的身世、经历都作了细心研究,并手把手地教演员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

  1989年版的《雾重庆》还在1990年的首届西南地区话剧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等多项大奖。“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话剧人的传承,《雾重庆》才会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戴克说。

  传承经典

  演绎好作品是责任和担当

  2021年版话剧《雾重庆》具有超强创作团队和演出阵容——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查明哲担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领衔主演。

  “没有好的剧目,出不了人才;没有好的人才,戏也传承不下去。”戴克坦言,此次担任2021版《雾重庆》的表演指导,得益于几十年演出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感悟,“我怀着对戏剧艺术的崇敬,对人情、人性的表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想将戏里潜在的现代意识通过新一代重话人,呈现在舞台上。”

  “抗战戏剧是重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演绎好这些作品,是我们这一代话剧人的责任与担当。”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表示,与之前的话剧相比,此次推出的《雾重庆》不仅在舞美设计上加入更多的重庆元素,还通过一些现代化的表现方式,拉近观众与话剧的距离。

  戴克表示,《雾重庆》众多角色人物在舞台上的言与行,呈现出彼时的社会百态和人情冷暖。“《雾重庆》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希望重庆观众能够喜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