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市场导向 以产业思维推动科技创新我市为重庆英才新增8项服务内容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民企力量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黛湖春意浓政务简报2021“爱尚重庆”消费季来了正式实施3个月办件总量超120万件乌拉圭足球俱乐部(海南夏令营)在乌拉圭驻重庆总领事馆开幕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市场导向 以产业思维推动科技创新
我市为重庆英才新增8项服务内容
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民企力量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黛湖春意浓
政务简报
2021“爱尚重庆”消费季来了
正式实施3个月办件总量超120万件
乌拉圭足球俱乐部(海南夏令营)在乌拉圭驻重庆总领事馆开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式实施3个月办件总量超120万件

  (上接1版)一年多来,市有关部门、区县与四川方面签署合作协议236份,协同推进一批改革项目。

  黄朝永说,跨省改革协同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用,没有模式可搬。为此,重庆聚焦重难点,出台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建立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省际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市场监管案件线索移送等机制,实现信用“红黑名单”互认;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号”品牌,这是国铁集团批准的全国首个跨省合作班列品牌推广项目。

  此外,重庆积极争取并推动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通过地方探索、率先突围,为全国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探索新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国家首批用地审批权改革试点先后获批。联合推动重庆、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部分地区启动川渝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试点。共同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共建川渝地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坚持落实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税收分享机制,启动建设万(州)达(州)开(州)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合作平台。

  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改革要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此,两地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联合办公室和专项工作组四级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各项改革不断走深走实。”黄朝永介绍说,改革不断推进,川渝两地推出一批管用好用的硬招实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例如共同设立300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50亿元(首期10亿元)科创母基金,重点支持产业联动、创新协同重大项目,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等。特别是在全国高频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联合实施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这其中许多举措涉及企业和百姓切身利益。

  杨琳则表示,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川渝两地“跨省通办”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密切衔接,先后5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议通办事项,研究解决卡点问题。

  目前,已相继发布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第一批是去年年底正式上线,第二批是今年3月初发布的。

  从工作层级来看,包括国家要求在今年底前实现的“跨省通办”事项132项,川渝地方特色事项78项。从事项类型来看,涉及民政、税务、交通、商务等23个行业领域。从社会需求来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事项109项,如申办营业执照、异地缴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互转等;群众日常生活事项101项,如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身份证换领、提取住房公积金等。第一批95项事项清单已于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川渝通办”,第二批115项事项清单于今年3月8日发布,正在加快推进,计划于10月底前全部实现“川渝通办”。

  “川渝通办”3个月办件120万件

  杨琳介绍,“川渝通办”事项正式实施短短3个月时间,办件总量已超过120万件,平均每天1.5万件,办理件次较高的分别为:异地就医登记备案5.38万件、川渝两地户口迁移2.7万件、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2.02万件。

  通过“川渝通办”事项推进,川渝两地实现统一事项办理标准、群众办事便捷高效、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阳光服务公开透明、服务效能有效提升。

  “累计减少办理环节327个、减少办理时间569天、减少申请材料232份,群众办事省时省力,两地跑、折返跑等现象大幅减少。”杨琳表示,川渝两地部门在统一事项办理标准过程中,遵循“应减尽减”原则,打通“渝快办”“天府通办”平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比如户口迁移、身份证换领、驾驶证核发、残疾人证办理等都可在两地通办,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从7-10天压缩至10分钟即可办结。

  将扩大“通办”范围和数量

  杨琳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还将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见效,并及时评估总结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办理情况,进一步提升“川渝通办”质效。

  同时,总结“川渝通办”工作经验,按照国家要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以川渝两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为导向,突出川渝特色,力争今年12月底前发布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

  此外,杨琳透露,3月30日重庆市会同四川省,在重庆召开了包括云南、贵州、西藏在内的五个省区市“跨省通办”工作筹备会,预计本月签订五省市“跨省通办”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跨省通办”范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