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 “平安驿站”微治理探索初见成效璧山 着力培育集成式创新创业“母体”梁平 学生画春天 亲近大自然大足 垂丝海棠花正艳大渡口 五彩斑斓油菜花忠县 “忠橙”常态化出口新加坡彭水 小小绣花针“挑”起扶贫重担万州 脱贫夫妻上大学潼南 大石桥水库下闸蓄水
第014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渝北 “平安驿站”微治理探索初见成效
璧山 着力培育集成式创新创业“母体”
梁平 学生画春天 亲近大自然
大足 垂丝海棠花正艳
大渡口 五彩斑斓油菜花
忠县 “忠橙”常态化出口新加坡
彭水 小小绣花针“挑”起扶贫重担
万州 脱贫夫妻上大学
潼南 大石桥水库下闸蓄水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水 小小绣花针“挑”起扶贫重担

  3月5日一大早,家住彭水汉葭街道沙沱社区的罗小莉把女儿送到学校后,来到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苗绣非遗扶贫工坊,拿起绣花针熟练地开始刺绣。

  罗小莉是善感乡龙纲村人,儿子在县城上初中,女儿上小学,丈夫外出在工地上干活。罗小莉来到县城租房陪两个孩子上学后,想在空余时间找份工作增加收入,但不是有技能要求,就是时间不将就,这让她一筹莫展。

  去年6月,罗小莉得知非遗扶贫工坊可以免费培训苗绣,加上自己也爱好做针线活,于是报名参加了非遗苗绣培训班。经过培训合格后,罗小莉成为了签约绣娘。

  “按10元/时计工资,上班时间很灵活,一点儿也不影响接送孩子,中午还免费提供午餐,一天最多能挣80元。”罗小莉说,在这里上班很舒心,目前有5000多元的收入,补贴一家人的生活没有问题。

  在蚩尤九黎城景区苗绣展馆,张小容正在给体验苗绣的游客讲解针法,她也是非遗苗绣培训的受益者。接触苗绣才两年多,张小容便从一名普通学员成长为培训老师。更重要的是,她用手里的小小绣花针“挑”起重担,使原本贫困的一家人脱了贫,还被市妇联评为“最美巾帼脱贫户”。

  在彭水苗绣非遗扶贫工坊,像罗小莉、张小容这样的签约绣娘还有不少。不能在工坊里上班的绣娘,还可以将半成品拿回家,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拿起针线,作品绣好以后有公司按效果进行回购,足不出户就能创收。

  自2018年以来,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彭水苗绣”培训项目已投入资金235万元,建起两个彭水苗绣非遗扶贫工坊,培训学员639人,其中贫困户374户、残疾人10人。

  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廖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