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效路径发挥“中坚居民”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从四个方面推进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构建“三在理论模式”要在城市环境更新功能更新人文更新上聚焦用力让党旗飘扬在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第一线
第008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着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效路径
发挥“中坚居民”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从四个方面推进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更新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构建“三在理论模式”
要在城市环境更新功能更新人文更新上聚焦用力
让党旗飘扬在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第一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效路径

黄耘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保护好自然生态,又要保护好历史人文,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既抓新区域拓展、也抓老旧小区改造,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新区实际又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之路,成为了两江新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最靓丽的“风景”。

  邢家桥社区具备城市有机更新的成熟条件

  一是“有空间”。邢家桥社区具备典型的山地旧城空间要素。街巷尺度适中,有开放的公共空间可以改造。街道空间尺度变化丰富,场地内产业退化的老厂房、旧的办公楼为改造提供了产业植入的机会,为下一步的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空间储备。

  二是“有群众”。邢家桥社区有一群承载传统生活景象的人群,还保持着对过去生活的记忆。社区人群是物质文化与传统技艺的载体。街区中保留了有特色的老茶馆,周边的老人们定时聚集一起聊聊家常,“喝茶的人们”是一道城市的风景线。以“水上漂”豆花饭为代表的传统饮食,让人们品尝到了“家的味道”。不到500米的街道上,就有四家酿酒作坊,飘散着酒香,这为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传统技艺”的生活基础。

  三是“有组织”。邢家桥社区有一支战斗力、凝聚力较强的基层党组织。他们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针对不同问题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不仅有像谢兰这样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社区党委书记,同样也有一群党员、积极分子等热心为社区群众服务。他们身体力行地改变着邢家桥社区环境,也改变了社区群众的思想。这个队伍是城市有机更新践行的重要力量。

  四是“有理论”。重庆日报的正面宣传与积极理论探讨,为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坚实的舆论引导和理论支撑。重庆日报着力于城市更新行动与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全面推动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热心的记者与社区群众交心结伴,深入社区,报道每一处细微的变化。他们的宣传与报道,让群众真正相信了社区党组织,相信了环境整治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重庆日报与两江新区联合建立的“理论调研基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桥头堡”。

  探索创造支撑“国际枢纽港”美好生活新场景的有效路径

  创新旧城空间改造,“让每一寸街道都是美好的”。科学统筹艺术介入街区空间改造计划,可以与四川美术学院达成校地合作协议,将学校的科研创作融入到街区改造、文创产业中来,驱动旧城的空间更新。设立“社区书屋”为社区居民与外来游客搭建交流平台,也让社区居民在步行范围内有了文化场所。设立社区“美术馆”,让群众参与美术创作,看到好的美术作品,引领美好生活。

  创新城市文化主题,保护在地文化。恢复“人和场老街”,拉动城市消费,创新“新瓶子装老酒”的改造方法,强化老街景的场景化改造。并植入新消费产业,引导城市消费,实现国际枢纽港的消费目的地。激发老产业的特色发展与新兴服务产业的入驻,达到产业更新的目标,在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同时,也吸引有高技术的人才入住,达到人口更新的目标。

  创造美好社区,植入社区的生态恢复计划。通过社区花园改造、串接街边绿地,连接照母山生态廊道,把“绿”引入社区。强调记忆中的乡村主题景观,在城市中创造“新乡土”景观,重塑记忆中的乡村景象。实施“家门口的花园计划”,创造每家每户的精细生活场景。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名城委城市设计学部委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