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新村致远实验小学 激活师生成长密码砥砺奋进 闯出特色办学之路探索管理新路 创设最优环境
第019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江北区新村致远实验小学 激活师生成长密码
砥砺奋进 闯出特色办学之路
探索管理新路 创设最优环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滋养 艺韵润泽 实践助推
江北区新村致远实验小学 激活师生成长密码

    学生们的古诗词儿歌联奏,让“书香”与“艺韵”相融合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个生命场。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这一观点,深刻影响着新村致远人的教育理念。

  自2019年初,学校被江北区教委正式确定为“未来学校”建设试点校以来,新村致远实验小学坚持追求“生命·致远”教育哲学,在“生命点亮生命”办学理念指导下,全力打造具有生命质感的新样态学校。学校用科技赋能教育,通过“书香滋养生命、艺韵润泽成长、实践助推发展”三条路径,将知识、生活、生命高度融合,助力师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助推学校发展行稳致远。

  书香滋养生命

  创建“书香校园”促内涵发展

  阅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孩童心灵成长、精神发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学校教育,责无旁贷。”校长肖猷莉介绍,在新村致远这个生命场里,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坚持开展“阅美生命,书香致远”阅读活动,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多措并举齐发力,构建出一个书香满园的“悦读场域”,致力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

  开展阅读活动,教师是关键。学校汇聚专家引领、教研员指导、教师实操、校长支持的力量,以“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的务实态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形成群体共振“研修场”,有效提升了教师整书阅读指导能力。目前,学校已有20多名教师通过阅读指导师的专业等级考核。

  阅读路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校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学校与家庭融合”模式,为学生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教育,构建整书“悦读场”、阅读“活动场”和家校“共育场”,助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

  课堂内,教师与学生组成整书阅读学习共同体,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课堂外,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分年级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在线上完成打卡。

  大型节庆活动中,故事新编、童话剧展演等阅读元素被充分融入;利用课间、午休、阅读课时间开展的“聊书吧”“好书推荐”等活动,营造悦读氛围,形成书香文化;“漂书”“阅读集赞”“书香少年”评选活动,让800多名致远“阅读之星”脱颖而出。

  为了让家长成为整书阅读的“同盟军”,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增强家长亲子阅读意识,提升家长阅读能力,构建温暖的亲子阅读场。

  如今,在新村致远这个教师、学生、家长齐参与的“悦读场域”中,琅琅书声是校园中最美妙的声音,全员共读也成为致远校园中亮丽的风景。

  艺韵润泽成长

  民乐+艺体社团为艺能搭台

  为了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学校在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的同时,坚持开展以民乐演奏为特色的艺术教育。

  鼓乐阵阵、余音绕梁,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亦或是每周一、周三邀请专业老师为孩子们指导的民乐课上,整个校园里都会回荡着孩子们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据统计,目前学校共有近500名孩子参与到民乐学习中,并多次获得市区级大奖。

  “民乐+艺体社团”的艺韵课程是新村致远走好“艺韵润泽成长”路径的重要载体。学校重抓“民乐飘香”校本课程,整合专业教师力量,通过科学确立课程理念,拟定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将民乐团多年来的训练经验物化成为多元的、综合的,致力于学生艺术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民乐团建设提档升级。做好艺体社团课程开发,提倡艺体整合体验式学习,助推孩子灵动、灵性生长。

  同时,学校将“书香”与“艺韵”相结合,开展“书香满校园,艺韵伴成长”六一庆祝会、“悦读·跃动,生命致远”体育节、“阅美生命,书香致远”阅读展演等主题活动,展示班级团队及个人的体艺风采。

  丰富的活动为学生发展个性、舒展灵性提供了平台,也让学校的“艺韵”教育收获了丰硕成果。在重庆市学校艺术团展演比赛中,新村致远民乐团演奏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参加江北区艺术节展演比赛,学校民乐团更是多次获得一等奖。目前,学校民乐小合奏节目被江北区教委选送到市里,正在参评。

  实践助推发展

  项目式课程建构为成长赋能

  学生成长需要“多元发展”,这是新村致远实验小学坚守的教育信念。如何发展?需要让知识、生活、生命高度融合,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需要最为直接地将学习与“真实世界”相联系……新村致远人的选择是,通过跨学科STEAM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以实践助推发展。

  作为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试点校,新村致远实验小学以科技赋能教育,用综合实践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开发,学以致用。学校积极组建团队,聚焦“课堂变革”这一核心,开展教师跨学科STEAM项目式学习课例研发培训,并在三、四年级利用综合学科课堂尝试进行”创意微影园”这一STEAM项目式学习探索实践,力求有突破性进展。同时搭配主题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开放的项目式课程学习中,将知识、生活、生命高度融合,用设计、建构、发现、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自主参与、相互激励、唤醒的过程中,挖掘生命潜力,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村致远这个生命场里,孩子们通过多元发展点亮生命、规划成长,逐步成为“志向高远,书香久远,艺韵悠远,知行永远”的致远学子。致远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充盈自身,形成了一支敬业、专业的教师队伍。

  新村致远走实走稳“书香滋养生命、艺韵润泽成长、实践助推发展”三条路径,促使师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让“生命”的种子在致远校园里生根、生长、枝繁叶茂,以蓬勃之态,创造精彩未来。

  谭茭 谢静 图片由江北区新村致远实验小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