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行动”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捕鱼人变身护渔员“渔二代”上岸开鱼庄“夫妻档”上岸创业干劲大
第0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五心行动”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捕鱼人变身护渔员
“渔二代”上岸开鱼庄
“夫妻档”上岸创业干劲大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捕故事

捕鱼人变身护渔员

    原长江渔民雷志兵成为护渔队队长

  47岁的雷志兵是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靠着独门手艺,几十年来过得很滋润。但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像雷志兵这样的行业精英也只能勉强度日。去年,国家出台退捕渔民政策,天天与长江打交道的雷志兵最能体会这个政策的重要。“如果再不保护长江渔业,我们有生之年可能长江就没有鱼了。”他果断收网上岸,在人社局转产安置帮扶下,成为了一名护渔员。

  雷志兵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每天轻轻松松就能打到几十斤鱼,鱼的品种也非常丰富,肥头、水米子、鲶鱼等应有尽有。作为渔民里的佼佼者,他一网子下去,一家人就能生活不愁。因为技术好,在其他一些技术差一点的渔民收成严重下降时,他仍然能维持较高的收入水平。

  但近年来,江中的鱼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撒网捞起来的只是垃圾,生活也越发困难。“每天和长江打交道,长江就像我的家,家病了,病在哪里我最清楚。”雷志兵说。

  对于14岁起就跟着父母打鱼,离了船什么也不会,上了岸什么都不习惯的雷志兵来说,离开了捕鱼,就意味着一家人生活无着。眼看哺育大家世世代代的母亲河生机渐消,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也只能咬牙坚持。直到2019年的一天,他一直盼望也害怕的事情终于来了——长江要开始禁渔了。

  “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从内心希望禁渔,保护生态,但生活又逼着我不得不继续捕鱼。不然,生活怎么办呢?”雷志兵看到政策那天,内心无比纠结。

  当长寿区启动了禁渔工作,还给出一系列政策帮助渔民转产就业后,雷志兵第一时间就响应国家号召,收起了渔网。

  为了帮助雷志兵实现转产转业,长寿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委联系了辖区内一家保安公司,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把雷志兵纳入渔业处的护渔巡逻队,将他多年捕鱼经验转化为护渔技能,用扎实的船舶驾驶技术以及熟悉鱼类习性成为了长江的“护渔天使”。

  为了让雷志兵尽快熟悉工作,长寿区就业和人才中心针对其技能短板,开展了保安员培训,着重学习了禁渔相关法律规定和禁捕相关技能。

  47岁的雷志兵没想到自己时隔30多年还会重新拿起书本。不过,从小不爱读书的他为了保护生他养他的母亲河却读得十分认真,终于取得了保安员证书。

  今年夏天,雷志兵和几名执法人员一起来到龙溪河一处经常有人非法捕捞的地方蹲守,从晚上10点一直蹲守到第二天凌晨5点,在树林里忍受着高温和蚊虫叮咬,有力地震慑了龙溪河沿线的非法捕捞行为。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新的生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退捕渔民重返‘江湖’,才能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长寿区人社局相关人士说,在长寿还有122名“雷志兵”,离开长江的他们正在各自新的岗位上践行同一个想法:“前半生向你索取,后半生我来守护你。”

  张力 图片由长寿区人社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