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育人新生态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第0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育人新生态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育人新生态
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实现特色多元融合发展

    德国合作机构项目负责人Oliver与学校师生共同种植象征中德职教友谊之树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在大力发展高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培育更多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拥有诸多荣誉头衔的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能源技师学院”),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践行“语言+技能+就业”模式,与德国、日本等职教发达国家的行业、企业、学校展开全方位、多层次、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学校的国际化办学途径,走出了一条“多元开放、特色鲜明、形式多彩、内涵丰富”的国际化育人之路。

  对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让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生动有趣的课间活动,严谨求真的学科课堂,紧张激烈的技能竞赛……在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学校与德国多特蒙德的一所职业学校开展线上学生交流活动,两国学生通过360度全景摄像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线上的交流和互动;两校还分别绘制了主题为“一切都会好的”海报,表达对彼此的慰问和祝福。这一活动被德国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KMK)专门报道。

  得益于能源技师学院与德国多特蒙德职业学校建立伙伴学校关系,开拓了校校合作、人才培养、师生互访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

  这是能源技师学院深化合作交流,探索国际化办学的一个缩影。

  能源技师学院与德国的国际化办学合作,缘起于2012年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办了“德语兴趣班”,积极探索“语言+技能+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入了“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围绕德语课程设置、德语教师培训、德语教法、德语活动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

  经过8年的经验累积,能源技师学院于去年10月在新生中选拔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开设了电子商务德语班与幼教德语班,聘请德国的项目负责人、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课程专家等,与学校德语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与德资企业、德国企业共同搭建优质的就业平台,让学生达到赴德就业标准后,对接德国以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密切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顺利实现学生赴德就业。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能源技师学院共有18名学生获得德语A1证书,1名学生获得德语A2证书,为赴德就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校的德语教师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参与教育部和德方组织的教师培训(每年1次到2次),提高了德语教学能力。

  “接下来,学校将立足相关专业,与德国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质量管理等方面展开持续性的深度合作,对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能源技师学院校长刘军说。

  引进日本特色护理专业体系

  让康养专业国际人才尽展其长

  2019年11月4日是能源技师学院办学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学校举行日语介护班开班仪式,标志着第一届中日校校企联合培养护理人才的班级正式开班。

  “第一届护理专业日语班的成立是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果,也是学校‘深化国际合作,助推三教改革’的创新举措。学校与日本相关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就业路径。”能源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陈昌友说。

  据了解,能源技师学院养老护理专业日语班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求实创新意识,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面向中国与日本养老护理机构需求,具备日语N3水平以上的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同样实行‘语言+技能+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与护理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主,以赴日就业为目标,强化日语学习,强化康养技术学习。”能源技师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周甜甜介绍。

  校企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能源技师学院与日本养老行业协会NPO法人、日本中央综合大学、NIPPON专科学校及多家日本专业养老机构等共同签署了“国际康养人才培训基地”协议,引进、整合中国与日本康养协会、行业的办学理念、师资、专业课程、实训设施等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实训基地、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和学生岗前培训、学生就业“多维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加入养老护理专业日语班进行学习后,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质的提升,专业理念也有了更新,学日文的过程更是让我不断进步成长。”能源技师学院养老护理专业日语班的学生张晓梅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暑假,能源技师学院已经派出3名学生到日本康养机构进行参观和认知实践活动。他们全程参观了日本养老护理机构的日常工作,了解了日本康养行业、养老护理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感受日本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些交流、参观和认知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学校与日方合作伙伴开展师生互访交流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链接>>>

  “语言+技能+就业”综合施策

  能源技师学院的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秘籍”

  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融合进一步加深,职业院校迎来了新一轮的转型创新发展。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教育竞争中保持优势,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与德、日两国展开合作的过程中,能源技师学院始终把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作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举措,推进“语言+技能+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落地,通过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业师资的交流培训,组织优秀学生海外互培交流……促进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让人才培养标准与世界标准接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开放办学水平。

  “语言+技能+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商务德语班、幼教德语班、养老护理专业日语班的有效实施,促进了能源技师学院育人理念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培养出了具有国际视野、过硬技能、良好素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姚兰 张骞月 图片由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