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练就一身真功夫真本事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重庆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李琦表示,作为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他将把研究的先进救治技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书写在医院的病床上、书写在人民健康的需求上,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为高水准的医疗救治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练就一身真功夫、真本事。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王槐志说,科学研究能让医务工作者养成思考的习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临床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积累和重大突破。“我们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临床工作,切实提高诊治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育新表示,重庆大学材料学科进入全球ESI前千分之一学科,自己和同事们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继续努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去年我在中宣部和重庆大学的资助下,进入世界一流学术期刊《自然》总部培训和学习,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搭建好重庆大学《纳米材料科学》期刊这一学术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
培养推动科技创新的实干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对此,我市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深有感触。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总书记的这句话给陆军军医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重庆市血管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沙坪坝区中智医谷研究院智库专家朱楚洪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研究新型生物人工血管、生物人工角膜等组织工程学领域的专家,朱楚洪瞄准世界科研前沿,努力让更多病患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作为重庆红十字青少年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专家,他表示:“我将尽力在科研工作之余,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走上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让学科有更多的后备力量!”
秀山县农技中心副主任许洪富说,作为一名农业领域的技术人员,他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潜心研究,深入农村,心系农民,科技富农,为实现国家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基本目标,为确保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们基层的科技工作者信心倍增。” 璧山区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农技专家何平说,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需要培养更多的接班人。他说要引导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对科技的好奇心,尊重和容忍孩子的奇思妙想和个性差异,引导和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培养更多推动科技创新的实干型人才。
(记者匡丽娜、张亦筑、夏元、李星婷、罗芸、李珩、王翔、王丽,通讯员彭璐、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