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恢复重建千人清淤 木洞河街渐复“容颜”清淤现场 转业待岗的他“归队”了忠县多部门紧急清除百余吨围困趸船漂浮物被淹房屋出现这些信号别大意环境变好了 日子红火了
第005版:关注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助力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恢复重建
千人清淤 木洞河街渐复“容颜”
清淤现场 转业待岗的他“归队”了
忠县多部门紧急清除百余吨围困趸船漂浮物
被淹房屋出现这些信号别大意
环境变好了 日子红火了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淤现场 转业待岗的他“归队”了

本报见习记者 何春阳

    巴滨路清淤现场,退伍军人潘琦(右二)正在传递裹满泥浆的硬垃圾。(受访者供图)

  “灾后重建,重庆警备区部队打响清淤‘攻坚战’……”8月23日8点,重庆警备区办公室转业待安置干部潘琦打开手机,习惯性地浏览“山城军号”公众号,看到战友们参与清淤的消息后,他坐不住了。

  “喂,陈组长,你们今天还在清淤吗?我想过来帮忙。”他立即给警备区办公室陈亮宏组长打去了电话。

  潘琦今年37岁,8月22日,他刚参加完市里组织的退伍军人安置前适应性培训,目前正处于转业待安置状态。

  “我们今天去巴南,正在去的路上。”陈亮宏在电话中回答。

  “你给我发个地址过来,我马上过去。”挂完电话,潘琦换上那套熟悉的迷彩服,穿上战靴,十多分钟后就出了门。

  “首长,转业干部潘琦来报到,我能做点啥?”9点半左右,潘琦赶到了巴滨路清淤现场,他先向在清淤现场负责指挥的重庆警备区办公室韩志明主任报了个到。

  “好!加入左边第一组。”

  受领任务,潘琦立即投身到清淤行动中——3名年轻的战士还在用切割机锯塌陷在泥里的雨棚和钢筋,旁边的战友们紧接着传递木地板、瓦片、玻璃罐等硬垃圾。潘琦也立刻插空加入了这条“传递生产线”,徒手传递裹满淤泥的硬垃圾。

  不到半小时,潘琦的迷彩服就湿了一大半,战靴早已装满淤泥。传完硬垃圾,他又拿起铁铲,和战友们一起将淤泥铲到下水道旁。烈日炎炎、腥臭弥漫,他的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泥浆溅到脸上,他就用手揩一下,溅到眼镜上,他就走到旁边的水龙头,用自来水把眼镜冲干净……

  中午,潘琦和战士们一起站在路边吃盒饭,休息不到二十分钟,又继续铲淤泥、运垃圾……下午4时许,直到沿江店铺外围淤泥基本清理完毕,他才带着一身泥离开现场。

  潘琦说:“转业后,脱下的只是军装,脱不掉的是军人本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