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天与汽车变速器打交道的王海兵 |
王海兵是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传动系统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自动变速器和新能源变速器研发。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致力创新,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带领团队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率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先后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北京市、重庆市和中国兵装集团等科技发明进步奖;率团队开发的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英文全称为Dual Clutch Transmission)获授权发明专利28件(英国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6篇,形成1项行业标准、38项企业标准规范;DF515产品获“龙蟠杯”2017年中国十佳变速器称号,DCT产业化项目获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DF727自动变速器入围2019年“世界十佳变速器”评比。
致力自主创新 彰显家国情怀
自动变速器一直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瓶颈”,面对国外的技术垄断与封锁,青山人摘取了汽车乘用车自动变速器这颗“明珠”,王海兵功不可没。
王海兵带领团队以“715”工作制(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迅速完成了对自动变速器的学习、消化、自主研发、出样品、出产品等一系列动作,2009年成功研制并产业化,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其驾驶性、平顺性、安全性、动力性、可靠性、油耗和排放等性能方面都达到了欧洲经典车型的指标,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自主创新就是要敢于啃引不进、买不来的“硬骨头”。王海兵又一次临危受命,率队开发DCT自动变速器。
王海兵团队紧紧围绕DCT所涉及的构型设计、匹配控制和产业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联合攻关,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挡紧凑型DCT,攻破了离合器热管理及其转矩控制、起步/换挡控制和DCT自主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创建了完整的DCT设计、匹配、验证体系,并实现产业化。他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离合器表面温度预估方法,创建了基于阻容耦合系统的离合器热管理模型和离合器分级过热保护控制策略,解决了复杂运行工况下双离合器模块热适应性差导致动力中断的热管理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DCT车辆起步、换挡过程的驾乘舒适性和系统可靠性。他还提出了基于DCT换挡系统结构“惯量匹配+传动间隙”交叉工程设计方法,发明了基于变速器油温、发动机转速及系统主油压多维度耦合的换挡压力与流量控制策略,攻克了换挡过程精准控制技术,解决了因产品一致性、参数动态时变和不同驾驶行为导致的换挡顿挫、异响等换挡品质差的难题,显著提升了换挡品质和智能化水平;率先实现了DCT的双离合器和液压控制两大关键模块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
该产品在长安逸动系列、CS75、CS85等传统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实现产业化应用。王海兵负责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开发团队荣获2019年“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称号。
不忘履职担当 诠释责任情怀
青山公司正处于从手动变速器向自动变速器转型,要把产品变成“尖刀”,需要大共识、大协作,需要将几百名研发人员动员起来。如何唤醒他们的血性,如何滋养他们成长?王海兵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他认为,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凝聚力量;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克服困难。
王海兵组织实施强矩阵管理研发模式,建立长安-青山联合协同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客户与合作伙伴各自优势,真正达到“1+1>2”的效力。2019年共完成80个项目的开发。
王海兵对技术序列薪酬进行大力改革,对“人才双通道”建设进行优化,强化目标监督考核机制,让真正能创造价值的员工待遇快速增长。DCT团队先后获得“2019年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019年中国兵装集团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王海兵把重大项目作为检验年轻科技人员真才实学和锻炼成长的最佳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总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新进大学生与他们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参与公司重大项目开发,扶持鼓励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开拓创新、脱颖而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海兵心系员工而不忘使命与担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研发。传动系统研究院大多数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人员较多。王海兵每天与滞留在外省未能返厂的员工以微信或电话方式沟通,督促身体出现异常的员工就医、吃药,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为回厂自行隔离的128人送餐,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爱。
潘锋 曾光 图片由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