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里的精品杂志是什么让你继续吃第二口自由冒险的童年
第004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文言文里的精品杂志
是什么让你继续吃第二口
自由冒险的童年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什么让你继续吃第二口
——《学会吃饭》选登

  在前一个章节,你已发现到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开始进食。我们也经常自动化地继续进食,超过了自己的饱足感及舒适感。

  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够了”

  在跟朋友聚餐,看书,在计算机前工作,在看电影,在发呆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一口接着一口,毫无享受地吃完所有食物。即使刚吃完美味的一餐,还是无法感到满足。食物跑到哪儿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除了这种轻微不满足的感觉,我们可能还会有身体的不适。我们可能要将腰带松开,为腹部增加一点空间,或者我们会感到腹胀、疲倦、迟钝、想睡。

  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如果没有正念,我们就会认为自己不可能预防它,总是在面对某些食物或情境时缺乏意志力及自制力。

  然而,其实是有获得自由的方法的。我们过量进食时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与身体所释出该停止进食的讯息失去了链接——味蕾对味觉失去了敏感度,忽略了肚子撑大的感觉,也无法专注身体整体舒适感觉的变化。我们因外在诱因导致继续进食,也许是在看到餐盘里的食物时,或是当服务员端出薯条、更多的面包或甜点时。

  满足的元素

  当我问大家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进食,最常见的答案是:“再过20分钟。”但20分钟已经足以让我们吃下很多的食物!

  我们的身体通常会在20分钟内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停止进食。问题是,我们会在盲目地吃时错过这些讯息。这些讯息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它们而已。

  就如我们在看书或看电视时,可能就听不到伴侣跟我们所说的话。可能要到对方把音量放大我们才会注意到。这跟“足够”的感觉一样。我们可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只有当我们过饱而感到不适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我为什么吃那么多?”

  只需聆听身体所发出的讯息,就能够提早感到饱足。进食的同时,身体进行了三个不同的生理过程来让我们感到“饱足”。

  这三个元素包含:味蕾立即的反应及味觉满足感;因吃下食物导致胃部渐渐撑大的腹部饱足感;以及身体饱足感。这与随着食物消化吸收,血糖及其他营养素增加有关。

  让我们仔细看待这三个过程,从食物第一口就会被启动的味觉满足感开始。

  味觉满足感

  有些食物味道比较好,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自己对某些食物的偏好跟其他人总是不同的。我用“味觉满足感”来描述食物多好吃以及它当下的味道。

  在我们饥饿的时候,食物会显得特别好吃。这是因为当我们需要热量时,味蕾变得比较敏锐,强烈地将这些讯息传送到大脑。

  当我们继续进食,味蕾很快就会疲乏(不太饿的时候疲乏得较快,饿的时候较慢)。因此,食物在刚开始总是比较好吃。

  我们的味蕾可以侦测五种讯息——甜、酸、苦、咸、鲜。用餐时,我们会经不同味道刺激所引发的不同味觉反应,感到味觉满足感上上下下。

  然而,无论食物在刚开始有多美味,我们的味蕾只能在短时间内完整地经验及辨识味道。一旦味蕾疲乏了,同样的食物吃再多也不会重新刺激这些味蕾。味觉的敏锐度可以重新被不同的食物刺激,但是对这类食物的味觉也会渐渐地减弱。

  你可能会再次回到第一个食物,希望重新找回更多味道。虽然味蕾会慢慢恢复,但是因为你已经没那么饿了,这就会减低味觉的经验。

  味觉满足感是三种内在饱足或满足感讯息中最快速的。因此,若刻意留意每个当下,味觉满足感的变化会很明显,但是很多人却完全不自觉。

  我们不多加留意甚至想要追逐味道,为了找回前面几口的愉悦感而持续进食,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持续进食,心想:“我要更多……我要更多……我要更多……”事实上我们却得到愈来愈少的满足或真正的愉悦。

  若不经觉察,你可能想要追逐甜点或薯片当初的味道,然而透过正念觉察,你会发现,咸味、高脂、甜味的食物能够很快地满足味蕾,同样也会很快地使其疲乏,最后只剩甜腻、过咸或油腻感。

  因此,留意味觉经验,可以协助你决定此时是否值得把这块饼干吃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