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更(受访者供图) |
“《古文观止》中收录的作品既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又富绚丽的艺术特色,令人百读不厌。”7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陈更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古文观止》是入选重庆“百本好书送你读”活动第四期的好书,陈更是这本书的荐书人。为何要向读者推荐这本诞生于17世纪末叶的文选类图书?今天重温经典散文、诗词,对我们的人生有何启迪?陈更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感受中华文化的静水流深
重庆日报:您为何要向读者推荐《古文观止》?
陈更:生活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很多人的语言越来越粗糙。如果能多读一些经典文言文,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觉得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满,让文化环境更加澄澈明净。
读什么样的文言文呢?我认为,一开始就读《二十四史》、四书五经这些皇皇巨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收录222篇文章(以散文为主)的《古文观止》是一本让大众感受文言文精华的易读的好书。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把那些优秀的文章挑选出来,让读者从这本文言文里的精品杂志中,感受美好的语言,收获为人处世的方法。我非常喜爱的一些作家,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常常提到,《古文观止》是自己文学之路上的启蒙书籍。
重庆日报:《古文观止》中收录的散文有何特点?
陈更:《古文观止》中的很多散文,如《出师表》《陈情表》《前赤壁赋》等都是我们读中学时学过的文章,这些文章培养了我们的文字功底和对文学的亲近感。
总体而言,书中收录的散文大多为各个时代的名作,是古代散文的精华,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静水流深。这些作品以短篇为主,大多在千字以内,或议一事,或记一人,虽然文字短小精悍,但传达的道理却十分深邃,表达的情感十分诚挚。文中不乏佳言警句,令人回味悠长、百读不厌。
散文接地气、描写真实生活
重庆日报:您认为品读散文和诗词有何区别?如何更加深刻理解一篇散文?
陈更:诗词一般都是高度浓缩的,需要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散文是很接地气、描写真实生活的,一般情况下,通读一遍就会明白作者的心思。
我的读书笔记中,80%都是散文。我之所以如此痴迷散文,是因为散文既具有诗歌的美,又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和物质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给心灵营造了一个栖息的港湾。
要想深度理解古诗词和散文,背诵是不二法门。上初中时,一些散文要求背诵部分段落,我都会全文背诵。上体育课时,我会一边锻炼身体,一边默背散文。直到现在,读到古今中外令人拍案叫绝的散文,我还是会背诵下来。只有背诵下来,才可以不断地回味它,才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加深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从而塑造人格和思想。试想,如果你读一篇文章时只是浮光掠影,粗略看了一下,其实很难深刻理解它。
重庆日报:平时,您是如何学习古代散文和诗词的呢?
陈更:每天起床后的半个小时,我通常会用来阅读散文和诗词。平时工作学习累了,我也会通过阅读散文的方式让自己放松。走在路上或者等公交时,我喜欢用有声App听书。我听得最多的是历史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的《蒙曼品最美唐诗》,她讲得非常深入、精彩,听几遍都不觉得腻。在忙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有声App上名家的分享,尽情领略诗词之美。
阅读古代文学是自我诊疗的方式
重庆日报:很多人疑惑:“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使用文言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古代散文和诗词?”对此,您怎么看?
陈更:经典的散文、诗歌是不会过时的,就像春天不会过时、月亮不会过时、爱情不会过时一样。因为经典文学作品表达了真善美,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美好事物,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给我们以启迪和感动。
如《触龙说赵太后》中写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启示现代家长,不要因为太过宠溺孩子,让他失去斗志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又如阅读《前赤壁赋》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等语句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的心灵与自然为伴,从自然中获得救赎。可以说,阅读古代经典散文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诊疗方式,减轻人们的焦虑和浮躁程度。
录制《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时,我结识了很多热爱诗词的人,因为热爱诗词,他们让自己的内心充盈,人生充满光明。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茹云大姐与癌症病魔搏斗数年,诗词成为她人生的慰藉,让她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念。文学,真的可以改变和塑造一个人。
重庆日报:作为《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很多人好奇您最喜爱的诗人是哪一位?
陈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我们在读中小学时,很难理解杜甫,因为当时读到的杜甫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给人以凝重和凄冷的感觉。但当我读了很多杜甫的作品后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善良、有大爱的人。
杜甫晚年在西南漂泊,在每次离开一个地方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他总会把他的家产送给别人。他不会把家产变卖成银子让自己富裕起来,因为他眼中总能看到需要帮助和救济的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寓居的两年半内,留下了480首诗,数量多、题材广,达到了杜诗的巅峰。因为沉浸在重庆的壮美山河中,杜甫才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