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改革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打造库区高质量职业教育样板
第019版:同心追梦奔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创新改革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
打造库区高质量职业教育样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打造库区高质量职业教育样板

    叠被子大赛

    毕业生与母校心连心晚会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黄金时期”。

  奉节职业教育中心(下称“奉节职教中心”)是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崇文尚技”的校训精神,以思想铸魂、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为抓手,办老百姓身边满意的职业学校为目标,高质量打造库区职业教育“三峡版”。

  思想铸魂

  突出职教特色“党建+”

  “做出‘好样子’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党建工作要在‘常’抓和抓‘长’上下功夫,要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要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近日,奉节职教中心会议室内,学校领导班子就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做出忠诚干净担当“好样子”各抒己见。这样及时、生动、高效的理论学习,是奉节职教中心特色“党建+”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是和学生保持最密切联系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负责人陈久帮看来,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基于这样的认识,奉节职教中心充分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按照“1234510”党建工作思路,构建“党建+”德育、管理、扶贫等八大特色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引领作用。

  为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学校在开展“三会一课”常规活动的同时,利用微信、QQ、学习强国APP等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建立线上学习交流常态机制;结合党员培养与指导,鼓励党员在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技能竞赛五个方面创先争优。

  奉节职教中心“党建+”犹如星星之火,点燃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向好的引擎。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多次获得上级肯定,党员之间比学赶超、创先争优良性循环,带动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张武老师荣获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杨楚凤老师荣获重庆市政治课教学比赛特等奖,刘配凰等10余名老师在重庆市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杨海林老师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文雯、朱佳佳等50余名同学获得重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500余人次获得全国、市、县各类比赛等级奖,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升入了理想的大学。

  立德树人

  启动知行合一“快捷键”

  2019年,奉节职教中心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德育系列活动。通过合唱、演讲、征文、书画、摄影、内务整理和社团文化等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知行合一,充分展示“多能一专”的综合素质。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知行合一多方面下功夫,形成党建带动学生发展的强大合力。”学校党委书记胡代坤表示。

  奉节职教中心以“党建+德育”为总体思路,逐渐形成了“三线一网”德育管理模式,形成快乐大课间、德育一刻、有序教育、七彩阳光等特色育人活动,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例如,走进学校一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现场,就像是走进一个个诗情画意、风格迥异的小天地,线状整齐摆放的各类生活用品,无不透露着“洁、整、美、雅”的寝室文化,体现着职教学子们良好的习惯、高度的自律和青春的朝气。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毒品危害警示教育、心理辅导讲座等特色活动。事实上,除了校园内的一系列特色德育活动,学校还充分盘活校外资源,结合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远足、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在知行统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创新

  按下质量提升“加速键”

  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企业人才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办学事迹入选共和国教育名片,学校成功入围重庆市“高水平”项目学校……一系列的数据和荣誉,印证着社会和行业对学校的高度肯定。

  “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对接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人才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学负责人薛虎强调。

  近年来,奉节职教中心以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向课堂要质量,向改革要水平。

  一方面,学校坚持“强师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建立校长牵头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机制,建立教师师德、育人和贡献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并积极搭建师资队伍成长成才平台,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学校现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5名,高级职称教师66人,研究生10人,外聘行业企业专兼职名师60余人,“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42.9%。

  另一方面,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与江苏鑫洋美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形象设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与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采用“工学交替、实岗真练”培养方式,多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目前,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21个、实训室68间、校外实训基地37个,与重庆市沁元康虹服饰有限公司、山东通达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优质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态势。

  正是在这样的内外兼修、改革创新中,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德技双馨”的良好评价,学校先后获得中华诗教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

  谭茭 秦顺渝 马韬 图片由奉节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