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在全市276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统筹划定了约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原则上2035年前不予启用。办法规定,保持总量平衡,原则上战略留白用地只增不减。
留白是书画艺术创作的常用手法,主要是为了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有意留下相应空白,留下想象空间。城市规划与建设也需要“留白”,一为美,给城市留下绿地、树荫、河流、湖泊等生态空间,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二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战略空间,也就是先留着,什么时候最需要用,就什么时候用。比如用于未来的一些重大项目,以及未来城市规划的重大调整,也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实现人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划定战略留白用地,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有人认为,大城市划定战略留白用地,是浪费土地资源,会加剧建设用地短缺,制约城市发展,并且会导致土地供应不足从而推高房价。实际上,按短期利益来规划城市,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城市空隙越来越狭小,不仅影响市民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城市环境恶化。而未来城市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土地资源将更加稀缺,城市规划如果不从战略上给未来予以弹性留白,到时,又拿什么来承载城市的发展?房价恐怕更会高得吓人。
仅就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经验来说,城市规划也该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留白。疫情发生后,武汉面临传染病隔离区面积和床位不足,使得大量疑似病例无法及时收治。好在武汉火速选址,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缓解了抗疫压力。据报道,火神山医院位于武汉职工疗养院用地上,其用地性质属于国有划拨医疗卫生用地,雷神山医院选址为军运村北侧,其用地性质为城镇建设用地,都属临时征用。这也警示,城市规划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提前“留白”至关重要。
总之,划定战略留白用地是具有长远性、前瞻性的体现,是一种计利长远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每个城市的主政者、管理者都要有如此眼光与坚守。一旦划定战略留白用地,就要把它当作带有“高压电”的红线,不可突破。换言之,对战略留白用地的监管不能“留白”,对于没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实地留白用地,应做好临时绿化并挂牌公示,“以绿看地”,严格管控;对于存在建筑物、构筑物的规划留白用地,更应加强管控,违建限期拆除,合法建设可暂时保留,并制定出腾退的时间表。
期待各个城市都能划定自己的战略留白用地。当然,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留白”,需要有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勇气,不再以短期商业利益、政绩利益来考量,受利益驱动搞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这对各个城市的主政者、管理者,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