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们我是还情!”“给患者打通生的路”“我们合影一起加油!”“希望早日击败病魔”黔江 民营企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第005版: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上一版 下一版 
“帮助他们我是还情!”
“给患者打通生的路”
“我们合影一起加油!”
“希望早日击败病魔”
黔江 民营企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击一线

“帮助他们我是还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隔离病房护士侯玫请战一线坚守岗位
本报记者 周松

  “汶川地震时,在雅安工作的父母得到大家的帮忙才得以平安。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现在其他人需要的时候,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2月5日上午,刚从隔离病房出来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护士侯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29岁的侯玫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在永川读高中,一度与父母失联的她整日担惊受怕。“妈妈爸爸常与我说起在汶川的经历,告诉我一定要记得这份恩情。”

  1月24日,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侯玫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去父母家,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去疫情救治一线,并最终成为隔离病房负责照顾重症患者的护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理应战斗在一线。”

  侯玫所在的护士组一共8名护士,由于防护物资紧缺,他们进去一次隔离病区,就要工作24小时。

  “除了配药等护士工作、喂饭等护工工作,我们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侯玫说,不少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的情绪,重症患者更是如此。

  “有的患者反复问我‘医生,我还有救吗?’‘医生,我为什么还不见好转?’等等。”每次侯玫都要耐心与病人交流。

  侯玫回忆,有一位31岁的病人,第一天进隔离病房,输液时一直问输的是什么药水、有什么作用。侯玫一边为他输液,一边与他聊天,得知他是从武汉回来的,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老人身体也不是很好,希望尽快出院回去照顾家人。

  接下来的日子,侯玫每天与他拉家常聊天,还联系他家人,让家人一起来鼓励他安心治病。“有一次我刚进病房,他就朝我兴奋地说‘你看,我好些了,能下床了!’说着还下床走了两圈。”

  在医护人员的照顾和家人的鼓励下,那位病人终于有所好转,从重症转成了轻症。

  侯玫从进隔离病房第一天起,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不敢跟孩子联系,怕自己忍不住想哭。”

  因为口罩等防护设备戴的时间太长,侯玫的脸上也被压出了一道道印痕,前几天被同事拍照传到了朋友圈,最终被她妈妈看到了。

  “昨天妈妈给我发微信语音,一边说一边哭,可她从没劝我放弃,而是提醒我注意安全,一直鼓励我。”说着说着,侯玫有些哽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