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母亲的相册鼠年春节书相伴芝麻丸子里的新年味道一个高三妈妈给孩子的两封信用交响乐讲述重庆故事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晨曦》
母亲的相册
鼠年春节书相伴
芝麻丸子里的新年味道
一个高三妈妈给孩子的两封信
用交响乐讲述重庆故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节日春节

母亲的相册

曾小燕

  母亲有一本相册,藏在她陪嫁的红木箱子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翻一翻。

  1964年,初中毕业的母亲考入我们梁平当地某公社当了一名青年干事,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特地到城里的百货公司买了这本25开大小的相册。相册呈长方形,深蓝色外壳,右下角印了“天津”两个字,右上部是一幅油画,碧蓝的海洋上漂着一艘红色的小船。

  相册内页纸张为黑底,很厚实,每张相纸上贴满了红黄绿紫等各色规则的小三角板,这是用来固定照片的。相册里放的全是黑白照片,大的有四寸,小的只有一寸,虽然很小,但人像特别清晰。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有这样一本相册。以前物质匮乏,吃穿都困难,没有几家有闲钱去照相。但母亲却不同,她会精打细算积攒出照相的钱来,每年到了腊月末,她就把我们一家四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通常我的发辫上会扎上大红色的绸带;哥哥则戴着加绒的瓜皮帽;父亲身着灰色中山装;母亲是大花的盘扣对襟棉袄。然后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来到梁平最繁华的西中街,在“永生”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

  一年又一年,母亲相册里的照片越积越多,我和哥哥也随着照片的增加一年一年长大。

  母亲相册里的照片内容很丰富,除了我们一家四口每年春节的合影,还有父母从订婚到中年后的合影以及他们不同时期的单人照、父母的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的合影。

  照片最集中的时间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一张张照片记录了父母从青年到中年、记录了我们从孩提到成年的动人瞬间。

  小时候过年,除了穿新衣走亲戚外,最大的快乐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母亲的那本相册。每年的正月初一,母亲一大早起来给我和哥哥发了压岁钱,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打开她那只红木箱子,从箱底翻出那本带着一缕缕樟脑味道的相册来。母亲把相册轻轻地放在桌上,不许我们用手摸,说要摸脏。

  我们就围着母亲,看她一页一页地翻,听她一张一张地给我们讲,这张照片是哪一年拍的,那一张照片又是在哪个地方拍的。母亲的口才极好,她会把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会强调拍照那天的细节,我和哥哥就支着耳朵兴致勃勃地仔细听,不时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一年又一年,我们从母亲的相册里了解了父母的爱情,了解了他们的青春岁月;也了解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了解了伟大时代的变迁。

  记忆中,母亲最爱拿着她和父亲的订婚照,夸父亲长得帅,夸他皮肤白皙,夸他穿军装时五官棱角分明。每次看父亲的照片,母亲就显得很迷醉的样子。

  有时她会突然话锋一转说,当年你爸就是模样儿乖逗妹儿喜欢,他老家隔壁的王妹儿、在甘肃当兵时遇到的战友小白、村里的秀儿惠儿,都是看你爸长得标致想嫁给他!

  老爸生性羞涩,每次听母亲一说这事,就马上抿着嘴躲到一旁去偷笑。母亲就说,你看你爸最后娶了我,就是我提前跟你爸拍了订婚照确定了关系,不然的话你爸就被别人抢去了!说完,她自己开怀大笑起来,还不太懂事的我们也傻乎乎地跟着母亲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在母亲看来,他们那辈人只要拍了订婚照,就是铁板钉钉的一家人,再优秀的女子都无法拆散他们。

  这些年,每年翻一翻母亲的相册,已经成了我们一家过年时的固定节目,也是春节里最快乐的事情,仿佛不翻一翻这个相册,听一听老爸那些“陈年旧事”,这个春节就会少了很多乐趣一样。

  后来,彩色照片开始流行,但母亲的这本老相册里,一直保留的都是黑白照片,相册里有她的青春和梦想,还有她一年又一年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成年后的我们依然会在春节跟父母一起照一张全家福,然后把母亲那本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老相册翻出来翻一翻、品一品,说一说黑白相片背后的那些往事,感觉流走的光阴又重新在相册里被捡拾了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