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王希 魏弘毅 张辛欣 曹堯 申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关系市场经济秩序、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预期。在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清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工作的情况。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会上表示,将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逐项制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清偿计划,每一笔欠款都要有具体时间表和清偿路线图,都要落实好资金来源,按月调度、有序推进。对额度不大的无分歧欠款要在2020年上半年清零,对额度较大的拖欠主体要挂牌督办,确保年底前应清尽清。
一年来,全国共梳理出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逾期欠款8900多亿元,截至2019年底约75%已得到清偿。
“我们面向社会公布全国和各地区的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了违约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登记投诉平台。截至2019年12月底,通过投诉平台解决了近千件企业投诉,清偿欠款超过100亿元。”辛国斌说。
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负责人裴仁佺说,中央企业不断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完成“双清零”目标:2019年没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民营企业无分歧欠款率先“清零”。
裴仁佺介绍,国资委主要在高标准确定工作目标、大力度抓好督促落实、细措施做好窗口指导、多举措加强服务保障以及严要求抓好问题整改等五方面发力,扎实推动清欠工作。
“对于各方面反映的1.8万条拖欠问题线索,逐条核实处理,做到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列出清单、挂牌销号,核实一笔、偿付一笔。”裴仁佺说。
“春节在即,国资委近日将再次印发通知,要求央企做好年关农民工工资和民营企业账款支付工作。”裴仁佺表示。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濮剑鹏介绍,为了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财政部不断研究完善财政政策,相关政策发挥了较好效果。
据濮剑鹏介绍,2018年底,财政部印发文件,指导地方财政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进行排查统计、分类清理。2019年,财政部研究提出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等政策和措施,已按程序推出。“这些政策都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濮剑鹏称,在过去一年中,财政部还参加12个省市的督查工作。财政部从2019年4月建立了相关单位清欠台账月报制度,每月召开月度协调会,按月进行清欠进度排名通报,并对一些进度比较慢的单位重点约谈。有关部门和财政部监管企业累计清偿欠款63.27亿元,总体清偿进度达到98%,无分歧欠款已清偿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