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数字时代如何讲好故事重庆构建安全风险智能感知网创新 壮美 魔幻AI与超高清合作领域广、前景大任静:创新“六单工作法” 在方寸社区书写民生温度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共商数字时代如何讲好故事
重庆构建安全风险智能感知网
创新 壮美 魔幻
AI与超高清合作领域广、前景大
任静:创新“六单工作法” 在方寸社区书写民生温度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数字重庆建设⑦
一屏观全域 一脑统全局
重庆构建安全风险智能感知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11月6日,记者了解到,依托数字重庆建设,市应急管理局系统推进感知网络、智慧大脑、指挥体系建设,形成“数据融通、智能研判、精准预警、高效处置”的数智化城市安全治理模式。

  构建风险感知预警“一张网”

  10月31日,市应急管理局的数字大屏上,清晰显示着260余公里之外万州区响水镇兴隆场林区的实时画面。一旦发现烟雾,安装在林区的“千里眼”高空瞭望监控会自动进行识别,信息回传数字应急综合平台,人工第一时间进行甄别筛选,确认是否需要跟进处置。

  这样的“硬核”监测,在巴渝大地应用广泛。綦江区文龙街道虹桥公园上空,“千里眼”正扫视綦江河水域,实时盯梢水情变化。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高空瞭望监控已覆盖全市重点林区以及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等。

  依托数字重庆建立“IRS数字资源底座”,重庆系统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智能感知网:高效整合气象、水文、内涝、地灾、林火、重大危险源等89类监测数据,接入1.1万余个感知设备、130余万路监控,新建林火因子监测、高空瞭望监控等设备1800余套。

  同时,打造“气象+”综合预警智能发布体系,将自动气象站间距从5.9公里优化至5.4公里,雷达覆盖率从93.2%提升至95.8%;集成广电系统7万套应急大喇叭,在中高风险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布设“应急卫星预警叫应设施”1409套,确保预警直达末梢,叫应精准到“点”。

  “智慧大脑”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光有覆盖全域的风险感知“一张网”还不够,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离不开“智慧大脑”。

  8月9日,数字应急综合平台自然灾害防减救灾害模型根据气象预警:全市将迎来一轮强降雨过程,多个区县将出现山洪、小流域洪灾和内涝风险。

  预警信息一出,应急响应迅速启动。当晚,市级部门和区县治理中心进行视频会商,各区县治理中心结合气象监测和现场视频,汇报应急准备情况。

  依托数字重庆,重庆系统搭建数字应急综合平台,构建集日常管理、监测预警、调度指挥和辅助决策于一体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脑”,让市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效能。

  此外,按照“风险辨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善后恢复—调查评估”六链闭环建设思路,强化人工智能与数字应急建设双向赋能,建成安全生产智管、自然灾害防减救、应急指挥智救3大综合场景和20余个子应用场景,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推动全市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

  应急指挥体系“焕新”升级

  9月12日,沙坪坝区预警中心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息自动流转至区治理中心和双碑街道基层智治平台,随即触发双碑街道暴雨黄色预警智能预案,收到指令的5组175人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30分钟内,便收到执行情况反馈。

  这样的高效处置场景,并非孤例。7月19日,市预警中心发布内涝风险提示,江津区启动防汛Ⅳ级响应,双福街道启动Ⅲ级响应,并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风险一张图”锁定强降雨影响区域和受威胁群众131人、车辆470辆。

  当晚9点,双福街道300余人下沉一线点位。20日上午8时,暴雨来袭,大溪河水位快速上涨,超内涝警戒水位,双福街道立即叫应双河路点位专班,成功避险转移3户6人、车辆75辆。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重庆迭代升级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为主轴的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和指挥平台,重塑前后方指挥部运转机制,规范单兵至指挥部各层级的作战流程,形成前后方协同作战、一体运行、一体应对新格局。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数字应急”体系,开发更多实用、好用的应用,加快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