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习主席阐释中国机遇全球渝商大会在渝举行致全球渝商的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一场峰会带来的“蝴蝶效应”5—19版刊登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特刊设备检修 确保供电安全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习主席阐释中国机遇
全球渝商大会在渝举行
致全球渝商的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
一场峰会带来的“蝴蝶效应”
5—19版刊登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特刊
设备检修 确保供电安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一带一路”上的重庆“新”名片②

一场峰会带来的“蝴蝶效应”
——中新金融峰会促成金融合作“硕果”挂满枝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金融名片

  中新金融峰会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国际峰会(简称中新金融峰会)是由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部门联合发起的国际化金融会议。首届峰会于2018年11月在重庆举办。该峰会至今已举办六届,累计促成签约项目313个。

  ■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新加坡企业在渝设立24家金融机构;

  助渝企跨境融资超230亿美元;

  带动11个西部省区赴新加坡融资超70亿美元;

  2024年,重庆与东盟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73亿元,同比增长44%;

  16家外资银行分行扎根山城,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获批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的城市……

  自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以来,重庆金融开放阔步向前,架起中国西部与东盟金融互联互通的桥梁,成果斐然。

  成绩背后,离不开中新金融峰会这张“名片”带来的“蝴蝶效应”。

  一场峰会

  在国际金融舞台发出“西部声音”

  “下有陆家嘴,上有江北嘴”——近些年,这句话在重庆乃至西部金融圈越传越响,印证着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正在重庆江北嘴加速崛起。

  打造金融中心,是重庆这座西部重镇多年来的梦想。

  然而,重庆地处西部内陆,没有上海陆家嘴的国际资本磁场,缺少深圳前海的金融创新基因,高端金融人才的“朋友圈”也远不如沿海城市热闹。难以集聚全球金融资源,成了重庆追梦路上的“绊脚石”。

  2015年11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重庆与新加坡很快找到共鸣:重庆需要国际金融经验打开金融开放新局面,集聚金融资源;作为全球知名金融中心,新加坡则希望借助中国西部市场进一步提升金融辐射力。

  金融,成为中新双方重要合作领域之一。

  中新双方建立总理级、部委级、省市级三级合作机制,重庆设立金融服务专委会,开启了中新金融合作新模式。

  但仅有机制还不够,重庆还缺少一个“国际舞台”。

  经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与新加坡金管局商议,2016年7月22日,双方共同召开中新(重庆)金融互联互通对接会,搭建新加坡、重庆金融机构及企业沟通交流平台。这也是中新金融峰会的前身。

  2018年3月27日,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拜访新加坡金管局,与时任新加坡金管局行长孟文能共同商议确定:在前两次金融对接活动基础上,筹办首届中新金融高峰会议,打造更高层次的对接沟通平台,进一步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典范、强化中新金融合作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金互通。

  2018年11月2日,首届中新金融峰会在渝召开。作为中西部地区最为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金融交流平台之一,这场峰会规格高、嘉宾层次高。来自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东盟7国央行、中国西部11省区市政府,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代表及知名学者等100余名重要嘉宾,成为了会议“主角”。

  当时,国内类似的高规格金融峰会或论坛很少。孟文能在峰会上点赞:“这是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全新里程碑!”

  重庆终于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出了“西部声音”。

  这次峰会,推动了中新双方46个单位达成36项合作协议,促进中新金融合作纵深推进,取得良好成效,影响深远。

  往后的峰会,“朋友圈”一年比一年热闹。2023年举行的第五届峰会,首次设立主宾省,并把RCEP国家驻渝驻蓉驻昆总领事、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成员都请进会场。参会嘉宾覆盖中外12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170人。

  如今,中新金融峰会已走过六届,累计吸引超1000人次重要嘉宾参会、700多家媒体关注,全球曝光量超6亿次。

  一个引擎

  为金融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

  中新金融峰会,成为重庆金融开放的重要“引擎”。

  回顾历届中新金融峰会,金融开放始终是重点议题。

  2018年11月,在首届中新金融峰会上,嘉宾围绕金融开放等议题,为重庆支招。

  2019年中新金融峰会紧扣“金融互联互通·服务‘一带一路’——金融开放助推陆海新通道”这一主题,把金融开放和通道建设“深度绑定”。

  2023年4月,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共商“金融中心新使命·金融开放新动能”,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态:稳妥有序推动资本项目的高质量开放,推动更多金融创新政策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

  峰会凝聚的共识,很快转化为落地的政策。

  2020年7月,重庆获批率先在中西部启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大幅度提升企业跨境收付款效率。

  2021年7月,重庆获批成为中西部首个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的城市。

  2024年下半年,重庆再添“新身份”,成为中西部首个获批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的城市。重庆在经常项目下的便利化水平跻身全国前列。

  政策红利很快惠及企业。

  当年9月,重庆川不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帮助下,使用“广商汇”跨境电商结算渠道,将亚马逊平台销售资金直接提现回流至企业境内外汇账户。

  “以前公司出口收汇靠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回笼较慢、手续费高。现在,全流程网银操作、汇率透明,一分钟即可办完,并且安全、成本低。”川不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近5年,重庆累计争取到跨境金融外汇改革创新政策30余项。在金融开放领域政策落地与创新运用上,重庆走在了全国前列。

  “中新金融峰会为重庆金融高水平开放注入了新活力,已成为重庆金融开放发展的鲜明标识。”市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和华说。

  一个平台

  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金融互联互通

  2025年6月11日,新加坡,2025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暨中新金融峰会现场激荡智慧火花。嘉宾们围绕数字金融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共绘中国西部与东盟金融互联互通新蓝图。

  “金融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重要驱动力。下一个十年,中国西部与东盟可进一步在绿色金融、数字互联等前瞻性领域深化合作,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质量与广度。”新加坡金管局副行长梁新松的建议,引来掌声雷动。

  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金融互联互通,一直是中新金融峰会的“主旋律”。

  2020年,峰会专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论坛,东盟九国央行共同倡议推动中国与东盟数字支付跨境合作。

  2021年,峰会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为主题,倡导加强RCEP规则及相关前瞻性研究,打造区域内金融互惠共享平台。

  思想激荡之外,更见务实行动。

  2023年4月,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促成西部地区57家金融机构在渝发起组建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有78家境内外金融机构成员,织就了一张覆盖境内外、多业态的金融服务网络。

  据统计,六届中新金融峰会累计促成签约项目313个。靠峰会搭台,中新金融合作的“硕果”早已挂满枝头。

  2020年3月,建行重庆市分行联动建行新加坡分行,落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下首笔3000万元人民币跨境绿色贷款。

  同年,四川丝丽雅集团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获得新加坡金融机构3000万元人民币银行承兑汇票和973万美元信用证。

  10年来,重庆打通中新跨境融资通道,助渝企累计实现跨境融资超230亿美元;在新加坡发行债券38支、数量位列全国前3;辐射带动广西、四川等11个西部省区企业赴新加坡融资超70亿美元。

  10年来,新加坡企业纷纷入渝,设立了24家金融机构。目前,全市共有外资银行分行17家,数量位居中西部前列。其中,东盟国家的银行在渝设立了5家分行。

  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合作也很“给力”。2024年,重庆与东盟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73亿元,同比增长44%。

  “中新金融峰会已成为中国西部与东盟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国际品牌和平台,不仅深化了中新金融合作,更提升了重庆金融业影响力和辐射力。”周和华表示。

  数读十年中新金融合作

  ●推出74项创新政策

  ●近5年,重庆累计争取到跨境金融外汇改革创新政策30余项

  ●助渝企实现跨境融资超230亿美元

  ●辐射带动11个西部省区企业赴新加坡融资超70亿美元

  ●重庆外资银行分行16家,数量在中西部省市排名靠前

  ●新加坡在渝设立24家金融机构

  ●2024年,重庆与东盟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73亿元,同比增长44%

  ●建立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同业协同机制,78家境内外金融机构深度合作

  ●搭建跨境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惠及全球140个国家贸易往来,便利贸易融资结

  算576亿美元

  ●在新加坡发债38支,数量位列全国前3

  ●六届中新金融峰会累计吸引超1000人次重要嘉宾参会、700多家媒体关注,全球

  曝光量超6亿次

  ●六届中新金融峰会累计促成签约项目313个

  (记者黄光红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